别让流量改变童年

频道:生活应用 日期: 浏览:73

未成年人对网络的参与度不断上升,导致众多孩童以“网红”或“视频制作人”的形象频繁进入公众视线。他们在短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直播平台上活跃,一边享受着“点赞数过万”的喜悦,一边却不知不觉地承受着日益沉重的“流量”压力。面对这个网络生态的复杂性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我们该如何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呢?

谁在塑造孩子们的网络世界

“老六”“鸡你太美”“YYDS”等网络流行语在中小学校园中屡见不鲜。记者在半月谈的采访中观察到,未成年人不仅是互联网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他们也开始以创作者的角色活跃在“网络舞台”上。到2023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96亿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互联网的普及率更是高达97.3%。依据《第6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的显示,在未成年网民群体中,超过三成的人表示他们在网上会发布笔记或是短视频,以及使用网络流行语和表情包。此外,还有大约一成的未成年人参与互联网小游戏的游玩,或者模仿网络恶搞视频。

短视频、社交平台以及弹幕网站,构成了未成年人主要的网络活动领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在2024年新增的742万网民中,10至19岁的青少年占据了近一半的比例,而在他们首次接触的互联网应用中,短视频类应用的比例高达37.3%。部分短视频平台呈现出明显的“青少年化”倾向,其信息传播方式对青少年的审美偏好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0后和00后的父母在育儿理念上有所转变,同时,随着网红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些团队与家长开始将未成年人打造成“流量人设”,他们编排了“擦边”剧本,创建了带货账号,通过唱歌、变装、演绎网络梗等方式来追求流量的商业价值。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小学生跳舞视频”的话题吸引了153.9万人的参与,播放量更是达到了11.4亿次。在作品之中,那些年纪尚幼的女孩子身着“辣妹装”或是“熟女装”,往往能更迅速地吸引关注和收获点赞。

未成年人制作短视频时,常常围绕社会热点、婚恋观念、成功学等议题表达个人看法,然而其中不少内容存在偏激倾向。比如,一名高中生(化名“睡觉困难”)发布的支持早恋的短视频吸引了数万次点赞,而一名小学生(化名“小孩哥”)提出的“勤奋无法使人致富”的观点,甚至引起了部分媒体的传播。

网络改变生活有什么应用_未成年人网络参与_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影响

学习相关的短视频同样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半月谈的记者在某视频平台上观察到,诸如“一学期变身成为小学霸”、“五年级就登上了年级榜首”等容易激发家长和学生焦虑情绪的内容,占据了屏幕的很大一部分。

点赞之下的隐形代价

吾铭,一个初中的学生,已经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上活跃了两年。他的课余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到视频的拍摄、剪辑以及内容的管理工作中。每当他的作品发布,他都会守在手机旁,不断刷新观看次数和评论数,内心既期待又焦虑。他常常凝视着那些仅有几十个赞的帖子,仿佛那是他唯一的鼓励。他深感时间在无情地从他手中溜走……

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青少年群体具备敏锐的感知力、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创造力,适度使用网络对他们来说具有正面影响。但是,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他们若长时间承受巨大压力,很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山东女子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师王姝琼指出,若创作内容质量不高或遭受网络攻击,青少年的自尊心与自我认同感将遭受重创,进而可能导致他们出现社交回避、自我贬低等消极行为。

一些作品的价值观令人忧虑。在众多短视频平台中,带有“神童”、“学霸”、“小仙女”等标签的视频屡见不鲜。例如,7岁女孩迅速解答数学难题、小孩30秒浏览完200页书籍、3岁小女孩因高颜值走红网络……屏幕上充斥着“别人家的孩子”,这不仅让家长们感到焦虑,还将未成年人推向了恶性竞争的漩涡。

网红经济的吸引下,部分家长不惜与“拍娃”企业携手,将子女送入“网红培养之路”,视幼童为“流量象征”。山东日照新营小学副校长葛娜指出,若让未成年人依照商业法则自我经营,极易滋生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同时,他们可能会片面地理解成功,从而对未来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王姝琼指出,同龄人的社交圈对青少年群体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部分未成年网红可能会使更多同龄人误入歧途,滋生拜金和功利思想。她比喻道,青少年如同嫩芽,预防其生长偏差远比事后纠正更为有效,因此应当提前进行防范。

合力守护孩子们的“清朗”空间

针对青少年上网行为,相关机构一直在不断强化管理和整治措施。自今年起,网络信息部门依据日常监管及公众举报信息,持续对涉及未成年形象的不法及不良信息进行清理,并对违规账号进行了多轮严格处理。然而,仍有部分“边缘”行为尚未根除。为此,相关部门、网络服务提供商、家庭和学校应携手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

在法律层面上,必须确立开设账户、进行网络直播、参与商业收益等活动的最低年龄限制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此外,还需加强家长在子女网络活动中的法律责任,并明确其监护职责。

未成年人制作短视频的背后,往往有培训机构、网红孵化机构等推波助澜。山东日照新媒体协会副会长丁世海指出,此类行为是否合法、是否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亟待明确界定,并需加强监管与规范。

各大平台普遍配备了“未成年人模式”,并定期对不良账号和信息进行清理。面对身份验证的缺陷以及内容过滤的不完善等问题,平台有必要在算法优化、页面布局设计以及内容审核体系等方面持续进行改进,以便更精确地识别未成年创作者及其作品,有效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南婷,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网络传播研究所的副所长,她指出,低俗信息对青少年用户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平台在内容审查和合法性监管方面需要加大资源投入。

青少年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偏离正轨。葛娜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家庭教育、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课程,增强家长的网络素养和监护能力;同时,也应当鼓励中小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使孩子们能够了解网络世界的丰富性,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技能。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