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到领跑:一个小县的“晋位”密码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50

汤原县以农业为主导,境内既无矿产资源,也无地表资源,且缺乏对外贸易的港口,基础薄弱,条件较差,其县域经济在全省的综合排名曾一度位列第54位。

如何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瓶颈?

自2022年起,汤原县将招商引资视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关键动力,已成功引进并落地92个项目,累计投资额达到201.2亿元,年增长率稳定在46.8%。2024年,该地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园区营业性收入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增幅分别为8.5%、55%和153%,增速在全省各县(市)中名列前茅;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也因此跃升至全省“十强”之列;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80.1亿元攀升至96.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百亿大关。

解开其晋升之谜,源于“发展必须优先提升服务”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大型项目立足高远、小型项目广泛分布”的产业规划,更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致力于招商引资、建设项目、优化环境,为县域经济的持续高水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个个“汤原故事”正生动地上演,展现着新时代县域振兴的无限潜能。

诚引凤栖:“农机铁军”聚链成势

5月13日,全省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主持召开了产业项目调度会议,此次会议在汤原县举行。

与会代表在实地考察了海南鑫中桥的仓储物流粮食精深加工项目、"两航"树脂加工项目以及斯代尔电泳涂装等项目施工现场,以及红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新入驻汤原的众多项目与企业后,心中感慨良多。

汤原县城远眺 摄影:崔立东

该县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农业发展优势并不突出,地理位置亦不具备显著优势,且人口数量仅有20万左右,然而,这里正经历着一场引人注目的重大变革。

人若失去信用,则难以立足;政权若缺乏信任,则难以威严。农机装备制造产业的迅猛发展,正是汤原县坚持“诚信为本、信誉招商”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为助力佳木斯市实现“北国农机城”的宏伟蓝图,汤原县正致力于打造一个规模最大、全省领先的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目前,振华机械、红亮农机等12家农机制造企业已在此汇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已增至4家。

2024年,汤原县农机产业实现了产值超10亿元的历史性跨越,年增长率高达124%。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真诚付出与辛勤努力所累积的信任。

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所研发的全地形履带式鲜食玉米收割设备,其摄影作品由崔立东先生拍摄。

2022年,担任汤原县政府县长的杨宏志在考察企业过程中发现,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仍有539万元的拆迁补偿款尚未到位。这一情况导致企业对在汤原继续发展产生了疑虑。他亲自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办公,迅速完成了以下任务:一天之内支付了539万元的拆迁补偿款;帮助企业成功争取到了1500万元的银行贷款;承诺的8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奖励在当年一次性发放,此外,还协助企业申报数字化车间项目,最终争取到了158万元的奖励。

雪中送炭的意义远不止这些。为了完善产业配套,我们引进了投资高达7500万元的斯代尔农业装备制造项目,该企业专门为振华机械提供电泳涂装服务;同时,为了促进销售,我们整合了1500万元的涉农资金,用于从企业购置25台玉米收割机。此外,为了消除企业负责人宫照旭的后顾之忧,县里特意安排专人协助解决其孩子就学和妻子就医的问题。

宫照旭被这份诚意所打动。在过去的三年多里,振华机械不仅成功转型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成为了一家专精特新的企业,并建成了省级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他们自主研发的全地形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同时还研发了全国首台“12行大型履带式鲜食玉米收割机”,并同样实现了批量生产。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收割机的80%零部件都是由本地的农机产业链提供配套。

振华机械的成就得以传承,进而产生了“滚雪球”的效应。宫照旭成功牵线搭桥,吸引了红亮农机、荧火农机等企业加入。红亮农机实现了从对接到合作的“24小时速成”,刷新了汤原招商的“最快洽谈”纪录;仅一个半月便从签约到落地,再次刷新了“最快落地”的纪录。

红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转运机 摄影:崔立东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县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了全力扶持。黑龙江省红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韩亮不禁感叹道,在2023年的除夕之夜,公司锅炉突发故障导致停热,县委书记杨宏志迅速联络消防队提供水源,保障了车间的正常运作,成功避免了可能的损失。

汤原县农机整机制造企业数量已增至12家,全面覆盖了耕作、播种、管理、收获等各个环节。正在规划中的智能高端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区,计划打造16座“县建企租”模式的标准化厂房,企业可轻松实现“拎包入驻”。农机制造业已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全程自主化,以及从零部件到整机的全链条拓展。

情系桑梓:“金凤还巢”铺就乳业通途

农机产业的兴盛堪称诚信换来的信任的典范,而谱华威奶乳一体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则是凭借情感吸引投资、游子回馈家乡的动人故事。

肖东梅,谱华威乳业工厂的项目负责人,原籍汤原。在2017年项目筹备阶段,她曾考虑在内蒙古等多个地区进行投资布局。在一次与同学的闲谈中,她得知了家乡在乳业领域的坚实基础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激发了她的回乡考察意愿。

2018年5月,肖东梅回到家乡,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热情款待,这份浓厚的乡情让她更加坚定了返乡创业的信念。项目成功落地后,汤原县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设立了专门的服务小组,派遣干部协助处理土地审批和项目建设等事宜;整合了5000万元资金,帮助企业购置了先进的生产线;还派出了科技服务专员,协助设计了165个奶粉配方,申请了4项专利,助力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22年,肖东梅有意愿与圣元集团携手,共同投资5.2亿元,旨在建设乳品加工厂和奶牛养殖牧场。然而,圣元集团的高层对于我省的营商环境表现出了一定的信心缺失。为此,佳木斯市委的主要领导亲自前往青岛进行洽谈,力图重新唤起企业的信心。紧接着,汤原团队也再次前往青岛,凭借真诚与热情,成功攻克了剩余的难题。

肖东梅由衷地表示,促进家乡的经济与社会进步,是她最为自豪的事情。她的话语,深刻地表达了对“金凤还巢”这一理念的深切情感。目前,投资额高达6.9亿元的谱华威乳制品加工厂及万头牧场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乳制品加工厂投入运营以来,其总销售收入已突破12亿元;而万头牧场也已成功引进了8000头奶牛。

谱华威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罐装车间一角 摄影:崔立东

2025年4月,谱华威产业链进一步拓宽,携手圣元集团启动了投资额达3.85亿元的三期工程。公司副总经理王健透露,该工程将引入法国的尖端技术,建设无人工干预的“黑灯工厂”,致力于打造高端、智能、自动化的生产环境。此外,项目还将采用先进的纳米膜分离技术,对奶乳中的营养成分进行精确分离,确保鲜奶的每一滴都能被充分利用。该项目致力于生产高品质的乳脂肪、乳蛋白等高端乳制品,成功扭转了我国对进口乳原料的过度依赖。一旦项目全面投产,预计年产值将达到31亿元人民币。

优化环境:真心实意涵养发展沃土

今年第一季度,汤原县的8项经济指标增速普遍超过了佳木斯全市的平均水平;实际引进的内资达到了28.55亿元,这一数额在全省县域中位居第一,成功实现了首季度的良好开局。

汤原县长王威指出,该县“五大产业”中的农机制造与奶乳一体化产业尤为突出,此外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汤原县还着力发展农林资源,积极招商引资,推动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原地价值的提升。

胜利镇粮食仓储物流园项目正在同步推进建设与储存,其中首期已入库50万吨粮食;鑫中桥玉米加工项目即将完成设备安装,预计年产量可达35万吨;东极食品加工厂已投入生产,年加工能力为20万吨;辽宁追梦人中转仓项目已投资1.95亿元,旨在打造三农电商基地,并配备两处中转仓库,规划已完成,预计年可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亿元;总投资达7亿元的食用菌产业园已签约并落地,红松子深加工项目已完成选址,刺五加深加工项目已开始动工;福建工研院投入1.6亿元,启动了“两航”树脂加工项目……当前,全县正全力推进22个在谈项目的签约加速、12个已签约项目的落地加速、12个已落地项目的建设加速,努力打造一个拥有百家企业、万人就业、百亿产值的高质量“双百园区”。

王威提到,值得关注的是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汤原县的大鹅产业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在黑龙江省鹅司令服装有限公司的带领下,该县打造了涵盖种蛋孵化至品牌塑造的完整产业链,大鹅的存栏量在全省位居首位。“鹅司令”这一本土品牌巧妙地融合了“尔滨绿”、“抗联红”、“极寒蓝”等龙江特色元素,“好鹅在龙江、好绒出汤原”的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散。

大鹅规模化养殖 摄影:崔立东

在汤原采访时,“汤原温度”一词被当地干部群众津津乐道。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彰显“汤原温度”的关键所在。在采访中,县委书记杨宏志指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在于处理政商关系,只要严格执行“亲”“清”原则,与企业的交流将变得自如而坦荡。他强调,汤原县的党政领导以身作则,成为企业的“首席服务员”,确保与企业家能够实现全天候的无障碍沟通。他连续三年在春节期间邀请那些坚持不停产的企业家们到家中共度佳节,与他们畅谈事业发展,拉家常,使企业家们深刻体会到“亲近商人、重视商人、安定商人、温暖商人”的理念就在他们身边。众多来自江西、福建等地的企业家选择在汤原定居,这背后是对当地政府深切的信任和高度的评价。

将企业家视作自家亲人,将企业事务等同于自家事务,这种服务理念构成了汤原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在总结招商引资经验时,杨宏志提出需细致考虑“三本账”:政治层面,领导者需亲自负责,真诚投入;情感层面,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面服务;效益层面,精准产业定位,推动集群化发展。实证分析表明,脚踏实地、勇于负责的态度与能力胜过资源条件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比单一项目的成功更为关键,而优越的营商环境相较于优惠政策的吸引力则更为长远。

汤原县正积极投身于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中,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迈进,为我国龙江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汤原的独特力量。

记者手记:

汤原小城的清晨,道路两旁的树叶已充分舒展,散发着初夏露水的清新味道。一场小雨过后,细碎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刚播种的田野上,同样也照耀在汤原农机产业园16栋新厂房的金属屋顶上,映出淡淡的光芒。这是我首次来到汤原小城进行采访,眼前的景象无不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

踏入振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助企专员陈佩龙便在远处为我敞开大门。这位来自县工信局的年轻干部,在这里仿佛化身成了“店小二”。在汤原的企业中,像他这样的“店小二”竟然有26位。当地政府根据各企业的具体需求,选派了优秀的干部,专职入驻企业,扮演着政企沟通、资源对接、政策申报、诉求响应、合规辅导等“五大员”的角色,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服务员”。

在采访的空当,我不禁沉思: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县城,既无矿产,又无资源,更无口岸,却能在勇往直前的拼搏中确立了自己的步伐,从排名最后的第54位跃升至“十强”行列,这些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目睹了县委书记办公室墙上那幅名为“晋位路线图”的画作,我似乎豁然开朗。汤原之所以能实现快速的发展,关键在于它将“弱鸟先飞”的雄心壮志深植于这片黑土地,通过“以诚换信”的扎实努力,在资源匮乏的土地上培育出了产业链的茂密森林。这座小城充分表明,发展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必须以诚挚之心培育良好的商业环境,以实际的行动突破困境,才能将原本的冷门资源转化为繁荣的经济,将看似不可能变为现实。

站台上,列车拉响汽笛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缓缓驶离。车窗外,汤原的地平线正逐渐展开——那是高楼林立的工业园区,那是欢声笑语回荡的牧场,那是农机轰鸣的田野。晨雾中,那些忙碌的身影,深夜会议室中那盏不灭的灯光,终将汇聚成照亮小县未来的璀璨星河。我深知,在这片土地上,每一滴汗水都在滋养着希望,每一次握手都在为明天铺路,这正是这个农业县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的核心所在。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