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盘活“沉睡”财政资金出实招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18

让公帑有效服务公众——国务院盘活“沉睡”财政资金出实招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韩洁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天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决定要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的有效利用,以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佳的支持。权威人士分析,这项安排实际上是“力度更强”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在积极实施的一个体现。

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新修订的预算法正式施行,这项对政府收支活动带来重大改变的法律,为处理那些闲置在账面上的财政资金提供了路径。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依据新修订的预算法,针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出了具体措施。

首先把2012年以前各层级的普通公共财政、单位预算、特定项目补助的留存资金全部收回,集中调配。对于政府相关项目留存资金数额较多的,要转拨到普通公共财政中进行统筹。重新激活的资金主要用来支持民众福祉提升、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

其次彻底清查所有财政专户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避免资金积压,各地一律不允许增设新的专项支出财政专户。禁止违规虚构支出,严格限定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范围和额度。强化收入入库监管,保证非税收入准时全额缴入国库。

对预算周转金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比例进行限制,从下一年度开始不再在预算之外设立偿债准备金,已经设立的则归入预算管理范畴,以此推动资金合理配置,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在水利工程投资管理、基础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事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推行三年期预算实验计划,确保资金与项目能够有效匹配。

此次国务院盘活存量资金力度非常显著,这一点通过三项重要措施得以体现,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向媒体表示,这些措施与以往相比,不再像过去那样含糊不清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而是明确了待清理资金的具体时限和涉及范围,同时,对于改革中难度较大的财政专户清理工作,也制定了更为详尽的规定。

对于水利、义务教育、卫生、社保、环保等行业的三年周期预算试验,刘尚希视其为解决财政资金闲置问题的根本办法,意在通过制度设计使资金与项目实现更紧密的配合,从而在体制层面减少资金积压现象。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指出,此次国务院的三项行动切中了当前财政闲置资金的关键点,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存款性支出,简单来说就是很多财政资金在预算上看似已经支出,实际上并未流入宏观经济,仍然滞留在国库之中。汪德华进一步解释,存款性支出资金中,结转支出占据最大比例。

预算剩余款项,即为工程竣工而资金尚有结余,此部分资金理应整合后再次调配使用。然而预算中还存在许多结转款项,相关工程并未完工,甚至部分工程已无法继续推进,致使大量项目资金闲置在账目上“沉睡”,长期无法发挥作用。据专业人士分析,中央及地方此类被闲置的结转资金总额可能高达数万亿。

汪德华表示,这次国务院一方面要求把剩下的结余资金统一管理,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各地把结余资金挪到财政账户里,决定彻底清查所有财政账户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这确实是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刘尚希提出,要先把国务院关于盘活存量资金的新方法执行到位,然后需要把预算制定工作做得更具体,同时迅速建立起地方的项目资料库,这样才能真正让存量资金发挥作用。

未完成应办事务,众多闲置资金滞留账面,根本原因在于事务与资金的不匹配。刘尚希指出,地方项目多依赖年度规划,缺少长远考量,部分项目准备不周,缺乏科学前瞻性。资金到位后,项目可能无法启动,或启动后因政策变动而中断。亟需改进决策流程,从制度层面纠正这一弊端。

公共财政资源应当切实惠及民众、增进福祉。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会议强调了盘活现有财政资金的关键作用。权威人士指出,面对税收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国家与地方协同激活各行业沉淀的财政款项,能够将大量闲置在账目的资金重新投入使用,这不仅能提升财政资金的应用效能,还能促进消费增长市场需求,使稳健的财政措施更加有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