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触底一钩悬真的好吗?很多人弄错了,野钓这样调漂才高效

频道:社交专题 日期: 浏览:10

忽然一个钓鱼伙伴发问:户外垂钓时,是让一个鱼钩碰触河床而另一个保持漂浮状态更佳,还是让两个鱼钩都触及河床更合适。

以前我总是一口气说很多,先讲钓什么鱼,再谈浮漂怎么选,然后是线组怎么搭,最后说说饵料多重合适,全都告诉他。

这次我的回复相当简练,直接指出双钩使用更为适宜,并且还说明了精确的调漂技巧,比如调平水钓两三目,或者调低目钓相应数值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例如调3钓2、钓3。

冬季鱼儿咬钩力度通常偏小,因此施钓时必须更加敏锐,单从浮漂反应来看,一个钩子着底一个钩子悬空显然更易察觉信号,可为何仍推荐双钩都沉入水底的做法呢?

倘若诸位愿意探究,不妨继续阅读,我的观点未必准确,所述内容仅代表个人习性及见解。

鱼钩挂红虫调漂_双钩到底野钓鲫鱼优势_冬季野钓鲫鱼调漂

灵敏不等于能钓到鱼;双钩到底也不是太钝

冬天里鱼儿活动迟缓,吞饵时力量也显得很轻,因此无论是选配钓具还是运用技巧,都需更加细致、更加敏锐才行。不过我们所说的“敏锐”,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比如要采用细线、小钩、微型浮漂搭配小号饵团等,并非单靠某件装备调整得灵敏些就可以了。

而且浮漂调钓的敏感度很独特,例如钩子细小、重量轻微,鱼儿轻易就能吞下,因此我们一旦察觉鱼讯就扬竿,成功几率会显著增加。不过调钓过于敏感,或许仅仅意味着信号传递迅速,却未必能提高收获率,有时过分敏感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判断失误。

钓饵反应迟钝确实不适宜冬季垂钓,所谓反应迟钝,就是说子线弯曲程度很大,甚至铅坠已经触底,这就显得过于迟钝了。

正常情况下,鱼钩躺底或轻触底时,表现并不迟钝,我认为它依然属于灵敏类型,原因是单根钓线保持笔直,只有躺底的钓线会略有弯曲。

鱼钩挂红虫调漂_双钩到底野钓鲫鱼优势_冬季野钓鲫鱼调漂

为何双钩悬空时更利于路亚垂钓,这与野外鱼类的摄食习性密切相关

大部分鱼类都生活在水底附近垂钓,唯有少数种类,诸如草鱼、鲢鳙、鳊鱼、翘嘴等,它们习惯于在水中层或表层活动,与此不同。

这种情形源于它们各自的摄食习性,日常觅食时它们倾向于贴近水底,鲤鱼常以拱动方式进食,鲫鱼则习惯头下尾上的姿态摄食。

鲫鱼有时会浮出水面,例如到水草区域寻找食物,又或者浮起争抢投喂的食料。然而冬季鱼儿的活力会减弱,它们多数时候仍会静卧在河床,此时将诱饵贴近底部更契合它们的捕食习性,吞咽也更为便捷。

并非说单钩触底单钩悬空就肯定没鱼,鱼有可能吞钩,即便你改成双钩全浮也能有收获,只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信号混乱,提竿时没鱼的概率会变高。

鱼钩挂红虫调漂_冬季野钓鲫鱼调漂_双钩到底野钓鲫鱼优势

钓黑坑就要换一种调漂方式

黑坑里的鱼都是人工饲养的,人工饲养的鱼和自然生长的鱼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前者必须自行寻找食物,而后者则无需费心,食物会自动送上门。由于养殖场使用机器来投喂,而且投喂的饲料都是浮在水面的,所以鱼儿逐渐养成了在水面上觅食、争抢食物的行为。

因此当咱们去黑坑垂钓时,常常能察觉到鱼儿不靠底的情况,或者正钓鱼时窝子里的鱼变多了,它们就很容易浮上来争抢食物。

黑坑垂钓应选用长脚、短身、长尾的枣核型浮漂,要求翻身迅速,下沉过程缓慢,移动距离远;钓鲫鱼时子线长度需稍长,通常在二十厘米以上,个人常使用三十至三十五厘米的长度;同时,饵料的比重要小,雾化效果需佳。

调漂通常采用上调下钓的方式,比如将漂调七八个刻度,然后钓两三个刻度,冬季时可能会适当降低漂的刻度,但不会像休闲垂钓那样将漂调至平水刻度,我个人一般将漂调五六个刻度。

枣核型铅坠、长子线、钓高不钓低,这套钓组搭配的调钓方式,根本意图只有一个,就是要让钩饵下落速度变缓,方便远处的鱼儿发现并吃口。

某些人声称在黑坑垂钓时,只要鱼群在窝点聚集,它们就会自行浮出水面争抢饵料。这种说法并非全然准确,实际操作中不能单纯地被动等待,例如你察觉到窝点确实有鱼,却迟迟不见截口,每次都需要等到诱饵完全沉底后浮漂才发生反应,这表明窝点内的鱼数量并不充足,此时应当适度提升抽竿的次数,从而吸引更多鱼群聚集过来。如果只是被动地守着,那只会越守越没收获,等把附近的水域的鱼全都钓走基本也就没意思了。

双钩到底野钓鲫鱼优势_冬季野钓鲫鱼调漂_鱼钩挂红虫调漂

冬季外出垂钓鲫鱼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调整浮漂的方法,并且每种方法钩饵在水中所处的位置都不一样

调钓包含调目和钓目两部分,个人看法是实际垂钓时更应重视调目,并非说钓目没有意义,主要是因为调目一旦确定,后续修改相当困难,因此必须格外小心,而钓目则容易调整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并且需要依据鱼情持续变动。

野钓鲫鱼通常采用平水调法,钓目在一两目或者三四目之间。有人认为平水调法不好,理由多种多样,但这并不能阻止它成为最常用的调法之一,至于实际效果,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判断。

冬季野钓鲫鱼调漂_双钩到底野钓鲫鱼优势_鱼钩挂红虫调漂

运用蚯蚓、红虫、蛆等分量较轻的钩饵时,调平水钓一二三目比较适宜,而针对商品饵,调目能够适当调高些,例如调到三四目,钓目则保持不变。

我冬季垂钓时倾向于将浮漂调得偏低,钓点也相应放低,浮漂的调目通常设在五目以下,比较常用的有调五、调三,以及调平水这种设置。

鱼饵在池底的具体形态,主要取决于调整的目数、实际的钓点深度、鱼饵的重量以及鱼钩的分量,这种状况要彻底解释清楚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待今后有机会再另作一篇详细阐述。

不过先前我们提到过,冬季通常要调低浮漂,调整完毕后不必马上寻找钓底,可以挂上单一饵料进行测试,倘若这颗饵能将剩余浮力完全消除,那么在挂上双饵之后,无论你钓几目,最终垂钓状况都会是双钩全中,其中一钩触底。

倘若对鱼饵的状况心中没底也没关系,通常可以先试钓两三个浮目,要是发觉鱼讯不灵敏,经常钓不到鱼,那就逐步将浮漂调高,直至能够顺畅地钓到鱼。

双钩到底野钓鲫鱼优势_冬季野钓鲫鱼调漂_鱼钩挂红虫调漂

写在最后:

这仅代表我个人看法,未必准确无误,若有其他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发表,共同探讨。

调整浮漂的设置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麻烦,特别是冬季的鱼况相对容易掌握,只是它们的吃口可能较为微弱,我们只需将钓组装备得更加精巧,使用蚯蚓或者红虫作为饵料,调至平水状态钓两到三目即可。

无论猫儿毛色如何,只要捉到老鼠便是好猫,调漂也是如此,不论采用何种调法,或是钩饵呈现何种形态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能够钓上鱼就是关键,就是对的。

【作者介绍】:小飞,一位出生于九十年代的热衷钓鱼的人,期望通过书写来保存钓鱼时的愉悦感受,愿意将经验分享给有需求的朋友,诚邀各位钓鱼同好者进行关注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