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防沉迷,需“抓住那个给孙子认证的爷爷”?
中新财经3月8日报道,近期,“提议限制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提议实施游戏人脸识别系统”“提议禁止明星为游戏广告代言”等议题频繁出现在网络热搜榜上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一时间,关于是否应该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以及如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建议禁止明星代言游戏广告”等引热议
近期,全国人大代表李君指出,某些留守儿童竟以长辈的身份证信息注册游戏账户,使得相关法规如同摆设。他提出,有必要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并对那些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软件开发者进行责任追究。

“建议禁止未成年人网游”引发热议。微博截图
李君提出,网络游戏开发者需强制实施人脸识别登录机制,以此手段阻止未成年人进入游戏,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人脸识别的随机检查。
丁元竹,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及中央党校的教授,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他指出,当前社会依然存在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的身份信息,这一现象使得防沉迷系统无法有效运作。
丁元竹提出,需遏制未成年人规避实名认证机制的行为;应严禁游戏租号平台在电商平台运营,打击那些借助私域流量提供游戏租号服务的平台,彻底清除那些提供代人脸识别服务的非法灰色产业链,对情节恶劣者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丁元竹提出,对于那些盗用网络成人身份证的未成年群体,需针对其使用特征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诸如频繁多人使用、身份信息已遭网络泄露等情况,构建专门的黑名单数据库,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测。
李君强调,面对网络游戏广告泛滥成灾的现象,广告发布平台理应肩负起社会责任,严禁发布低俗色情类网络游戏广告。同时,明星也应当自律,拒绝为游戏广告做代言。“即便成年人,面对明星代言的游戏广告,也往往难以抵挡住诱惑。”
丁元竹强调,家长在未成年人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建议,对于那些因失职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而引发严重社会和家庭经济问题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若情节严重,应将其纳入失信名单,并对其追究相应的民事责任。
网友吵翻了,你站谁?
有网友对于上述关于游戏防沉迷的建议表示不满,他们认为,“即便我已经成年,但对此感到十分无奈,玩个简单的贪吃蛇游戏竟然还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部分网友评论。微博截图
“你们的时代拥有‘小霸王’,难道我们的时光就不能拥抱网络游戏了吗?”“借鉴国外的做法,实施游戏分级制度即可。”
有网友戏称,若孩子游戏成绩不佳,尚可找个理由搪塞,但一旦游戏被禁止,便会发现孩子其实并不适合从事此类活动。
有网友表示,这种情况确实难以控制,尤其是那些年纪较大的爷爷奶奶,他们不仅疼爱孙子,还会主动帮助孩子进行人脸识别操作。“真正需要关注的焦点是那些为孙子进行身份认证的爷爷。”
全面禁止网络游戏广告才是正确的途径,这与禁止医疗广告和烟草广告的做法相似。成年人也应该适当限制,以免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
适度游戏可陶冶情操,过度沉迷则会损害健康。有人提出,采取措施预防青少年对游戏的过度依赖至关重要。在2019年9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沉迷于网络或电视游戏,且影响日常生活的游戏成瘾,界定为一种新的精神疾病,并将其归类为依赖症的一种,纳入了国际疾病分类的最新版本。

截至发稿,“你支持禁止未成年人玩网游吗”调查结果。截图
近期,由@中国新闻网组织的一项关于“是否应禁止未成年人玩网游”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投票的近40万人中,大约有11.7万人表达了支持态度;而11.1万人则持反对意见;另外,还有15.8万人认为只需合理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即可。
中新微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需多方合力
就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而言,目前观察,人脸识别等监管手段尚显不足,存在被规避的风险。一方面,存在通过租赁账号、代为实名认证等非法产业链的干扰,另一方面,某些游戏企业只追求实际利益,而防范措施却流于形式。此外,还涉及到家庭教育缺失、身份识别信息可能泄露等问题。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难题错综复杂,若仅凭单方面的努力,效果恐怕微乎其微。唯有实施游戏分级制度、不断更新监管技术、游戏企业秉持良心、家长用心关注、学校重视参与,孩子们的未来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