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花钱还能领红包?免费短剧背后暗藏玄机
观看短剧无需付费,甚至还有机会领取红包盈利?随着短剧的流行,消费者为了追剧不惜大额充值的现象频繁出现,而无需付费即可观看的短剧同样吸引了大量用户。仅去年新推出的看短剧应用“红果短剧”,在今年9月时,其月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1.2亿,增长速度令人瞩目。
那些理应收费的内容产品,却为何选择了“免费”策略?记者经过观察发现,这些提供免费短剧的App正试图模仿网络小说的免费阅读模式,以及通过观看“新闻”赚取收益的商业模式,这同时也使得短剧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愈发明显。
免费短剧App用户飞速增长
于女士热衷于刷短剧,最近她发现了一款名为“红果短剧App”的看剧神器。她惊喜地发现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之前她需要花费两百多元才能解锁的小程序中的部分短剧,在这款App上却可以免费观看。
记者在App内观察到,该平台上的短剧几乎全部免费播放,观众无需进行充值解锁,观影时亦不会出现广告打扰。其中,不乏一些收费热门作品,例如《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在上线当天便实现了2000万元的充值额,还有《夜色将明》和《引她入室》等多部作品也跻身多个平台的充值排行榜前列。
记者调查发现,该短剧应用程序采用“观看剧集赚取收益”的模式迅速发展,成功吸引了众多之前未曾观看过短剧的中老年人群。“只需打卡、签到、观看剧集,便可以领取各种钻石,而这些钻石每天凌晨会自动转换成现金收益。”齐女士透露,她的62岁母亲原本并不观看短剧,但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下载了该应用,“她从早到晚都在刷剧,每天能赚上两三元,攒到30元便可提现,这让老太太非常开心。”
红果短剧App凭借免费与返现的双重优惠,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实现了流量的持续增长。去年8月,该App作为独立应用正式上线。根据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3月,该App的用户人均每日使用时长已达到约1.38小时,这一数据超过了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芒果TV等四大长视频平台。今年九月,该平台的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实现了显著飞跃,一举突破了1.2亿大关,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45.9%。
商业模式继承免费阅读衣钵
今年下半年,短剧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免费短剧的占比持续上升。
在此之前,观看付费剧集成为了短剧领域的普遍现象,然而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流量投入”,必须通过购买流量来提升作品的曝光率,进而吸引观众付费进行订阅。
行业报告显示,自今年下半年起,整个网络短剧市场的付费推广热度呈现下滑趋势。具体来看,流量采购的成本每日平均消耗额,已从6月1日的7556万元降至9月1日的6339万元。与此同时,通过App内广告、电商分成等方式实现流量变现的短剧模式逐渐崭露头角,如红果短剧、星芽短剧、河马剧场等免费短剧平台,正迅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关注。
短剧领域的免费内容已占据行业收入的超过30%,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攀升,预计到年底将突破50%。在短剧投资者张霄眼中,这种市场模式的转变并非偶然现象,它实际上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互联网平台对流量需求的焦虑所共同促成的结果。
这一模式并非独树一帜。记者经过观察发现,免费短剧的商业模式,实际上与网络小说的免费阅读、通过“新闻”盈利的模式极为相似,甚至可以说是继承了其精髓。实际上,红果短剧并非默默无闻,它依托于抖音集团的平台,其App在上线前,部分团队成员就来自番茄小说,而番茄小说也持续不断地为其提供小说IP资源。
胡晓,这位活跃在短剧行业的编剧,认为当前阶段,免费短剧正处在投入大量资金以换取用户增长的阶段。然而,与小程序相比,短剧App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涉足诸如版权收益、广告分成、品牌合作以及电商佣金等多种业务模式。在互联网巨头眼中,短剧App的价值更在于流量获取之后的长期利益。
流量运营与内容质量难平衡
对于依赖免费模式起步的短剧而言,吸引并保持观众的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吸引观众呢?记者经过观察发现,关键在于一个词:深入下沉。
张霄指出,观看短剧的主力群体正在经历快速转变,原本集中在一线和二城市的年轻观众,如今正迅速向三线、四线城市的中老年群体扩展。这种免费观看短剧的模式,因其更具吸引力,更符合银发族上网的习惯。
流量至上的策略使得短剧内容呈现出鱼龙混杂的态势更加明显。记者在浏览多个免费短剧应用时发现,一些热门的微短剧刻意制造矛盾、编排狗血剧情,显然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这些短剧的标题也极具吸引力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例如《婆婆听不懂人话》、《儿媳将我塞进麻袋后,我杀疯了》、《父亲二婚当天,我把后妈送进大牢》、《养儿不防老,我大义灭亲》等等。
在流量盛行的时代,若监管力度不足,平台可能会因追求流量而采取低俗内容甚至传播不当价值观,其获利欲望将愈发强烈。胡晓指出,一方面,流量运营正推动市场日益繁荣;另一方面,内容创作需警惕走向媚俗。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