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玩“牙签弩”被指和沉迷王者荣耀有关,王者荣耀:又怪我?
王者荣耀的流行使得游戏、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愈发错综复杂。
近期,App Annie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的5月份全球手游收入排行榜中,《王者荣耀》凭借每季度每月高达30亿的流水、5000万的日活跃用户数,以及在全球苹果用户iOS手游收入榜上位居首位的成绩,稳坐全球最盈利游戏的宝座。

令人咋舌的是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极光大数据透露,到了2017年5月的最后一周,王者荣耀的渗透率已高达22.3%,用户总数已突破2.01亿。在过去半年中,该游戏每日新增用户量平均达到174.8万。几乎每逢周末,都会迎来新手玩家涌入的高峰期,这样的成就足以载入中国游戏史册。
另一方面,尽管《王者荣耀》的受欢迎程度极高,但未成年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给自己和家人带来麻烦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尽管有数据显示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中小学生在这款游戏用户中的比例还不到3%,然而,未成年人对《王者荣耀》的过度沉迷几乎成为了这款游戏争议的核心所在。

近期,王者荣耀再度卷入一场诉讼风波。一种名为“牙签弩”的微型玩具悄然在中小学校园内流行。传闻这种弩射程远至20米,能轻松击穿易拉罐、硬纸箱、芒果、衣物等物品,且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轻易购得。家长们对于这种看似危险的工具纷纷表示担忧。

这种弩的普及被认为与中小学生中流行的网络游戏“武器文化”存在一定关联。《王者荣耀》中的“弩”是一款颇受欢迎的武器,被部分英雄角色所使用。小学生们对这款游戏情有独钟,他们往往将游戏中的情节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将其作为游戏娱乐的情感寄托,借此表达自己对游戏中的“王者情结”。

(王者荣耀中虞姬武器也是弩箭)
王者荣耀:这这这……也怪我?

尽管为这次王者荣耀“被背锅”而打抱不平的网友不在少数——





然而,我们也不能把这种危险玩具的流行完全归咎于人们将其与王者荣耀相提并论,因为提到这款游戏时,尤其是与未成年人相关的话题,所引发的负面评价和争议也是客观存在的。
王者荣耀此次遭受指责,实则暴露了大众对青少年沉溺于热门网络游戏的天然警觉——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受到游戏内容和竞技模式的影响。起初,家长在孩子沉迷手游时可能疏于防范,待到孩子深陷其中,即便采取严格措施,效果也不理想,而他们又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
网游与“小学生”们不得不说的“爱恨纠葛”
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现状,历来在公众心中被视为不容忽视的难题,同时也是家长们内心深处的担忧。王者荣耀的广泛流行,更是将这种担忧无限地扩大了。

财富流失的另一种途径,便是那些顽皮的孩子沉迷于玩王者荣耀,而与此同时,人民币的价值持续下滑,股市也陷入低迷。
据传,仅凭售卖英雄皮肤,王者荣耀日入高达1.5亿元,那么在这其中,熊孩子们因沉迷消费所贡献的金额究竟有多少呢?
2016年11月,媒体报道称,一位就读于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利用父母手机玩游戏,短短三个月内,通过微信快捷支付进行了126次交易,总计花费高达38000元人民币,而家长最终发现这些钱全被儿子用于在王者荣耀、天天酷跑等网络游戏中充值。

此类事件并非个例。在今年的五月,一名小学生向王者荣耀游戏的主播赠送了近四万元人民币,这让对其消费行为一无所知的环卫工母亲感到十分惊愕。

本月,一则关于深圳一名11岁男孩趁父母外出时盗用银行卡和手机,用父母的钱玩王者荣耀,导致家中三万元积蓄被花光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腾讯公司随后表示“出于关心,已全额退款”,但类似事件实际上并不常见。然而,又有多少家长在缺乏监管和防范意识的情况下,未能察觉到此类“无声的损失”呢?
游戏玩家低龄化,孩子的视力和健康谁来守护?
王者荣耀的参与者中,最小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呢?是6岁吗?或者是5岁?甚至有消息透露,有的小朋友在3岁时就已经在游戏中达到了铂金段位……从小学生到幼儿园的小朋友,网络游戏玩家群体正逐渐呈现出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

未成年人的视力正处于形成阶段,过度专注于电子屏幕会导致不可逆转的损害。此外,孩子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其注意力会减弱,反应速度也会降低,这不仅会影响智力的成长,还可能引发焦虑情绪,这些问题都是家长们必须面对的。而关于王者荣耀,究竟它荣耀了谁,也让人不禁深思。
误读历史,滋长暴力情绪
先前,官方媒体曾发布文章《荆轲竟为女性,李白竟成刺客!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能否真正掌握历史知识?》,明确指出该游戏中的角色形象与历史、传说严重不符,这种状况可能对未成年人的历史科学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对历史的错误解读。
此外,即便网络游戏中有着再炫目的视觉效果,也无法掩饰那些频发的暴力打击场景。这些场景很容易让免疫力本就薄弱的未成年人出于好奇和寻求刺激的心理,将它们带入日常生活。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性格的扭曲,甚至引发青少年犯罪,这并非无稽之谈。

沉迷于网络游戏意味着玩家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逐渐封闭,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乐在其中,对社会的变迁和人际关系的冷暖漠不关心,唯一关注的只是虚拟世界中的胜负。这种状态下,他们失去了朋友和亲人在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导致思维与社会的脱节,这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尤为不利。
是最可怕的事。

游戏开发公司为未成年玩家对游戏多有调整,但收效不算理想
鉴于众多人士对未成年人过度沉迷于王者荣耀提出批评,腾讯公司对这款游戏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例如,那位设定为女性角色、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并受到广泛批评的刺客形象“荆轲”,在游戏体验服中已被更名为“阿轲”。

还有的英雄人物由于外表颇受争议,已经被改造造型:
孙悟空与程咬金两位英勇之士,在早期海报上曾展示出叼烟的姿态,然而在新赛季的海报中,这一烟头却已消失无踪。

还有妲己“热情桑巴”皮肤也由于太露骨被改得保守很多

腾讯遵照文化部去年底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始终事后监管的通知》的规定,对其旗下手游产品实施了实名认证制度。在王者荣耀的登录页面下方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还设有“适度游戏有助于大脑发育,过度沉迷游戏则有害身体健康”的提醒。此外,在要求用户实名注册的注释中,腾讯明确指出可能会根据用户的实名信息判断其是否已满18周岁,并据此决定是否对用户的游戏账号实施防沉迷措施。

今年二月,腾讯针对家长群体,特别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一系列服务。这些服务不仅包括实名认证,还设定了针对绑定账号登录游戏及消费的实时提醒和查询功能。此外,平台还具备“一键禁玩”的功能,以帮助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账号实施有效的健康监管。

六月份,王者荣耀官方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推出健康游戏机制。当玩家在同一天内的游戏时长累计达到特定数值,或者单次游戏时长超过一定限制时,系统将会发出提醒,并采取下线等措施。
不过,饶是游戏公司多方调整,现状改变依然有限。
实名制度实际上名存实亡。媒体揭露,未成年者在实名注册阶段冒用成年人的身份进行操作,导致健康游戏系统以及防沉迷机制均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控。

家长往往对孩子如何获取成年人身份证信息用于注册感到困惑,即便家长用孩子登录的账号进入“成长守护平台”,如果孩子再次申请新的账号,家长可能难以全面防范。
特别在互联网上,一些商家向未成年代购游戏账号或提供代练服务,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简易遥控游戏手柄、虚拟走位辅助设备等,成为《王者荣耀》玩家们的热门选择,价格从2元到20元不等,使得原本操作简单的游戏在未成年玩家那里变得更加轻松,他们可以更顺畅地在游戏中奔跑,尽情体验战斗和升级的乐趣,这无疑是在助长不良风气。

当前,众多声音呼吁在多个层面限制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和次数,增强监管强度。然而,游戏制作企业亦指出,无论技术还是制度,均存在不完善之处,仅凭政府监管和企业的自我约束,难以完全避免问题的发生。

实际上,相较于依赖监管部门的强化监管,游戏公司积极推动实名制的实施,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强化用户举报投诉机制等举措,最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手段,难道不应该是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吗?正是由于许多家长回到家后仍旧沉迷于玩手机,或者因工作繁忙而只能将手机扔给孩子让其自娱自乐,这才导致了众多孩子在没有网络游戏陪伴时感到孤独的现状。未成年人对王者荣耀的沉迷,仅仅是因为他们渴望得到朋友的陪伴,缺乏父母的关怀和同龄人的交流,于是便只能通过玩手机来寻求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