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游戏直播,网友被忽悠“上头”!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27

又有新的大哥加入了红方阵营,蓝方的大哥们赶紧送上礼物,可别被对方压倒哦!

“现在咱们××哥召唤出一条神龙啊,胜利在握了。”

热烈欢迎各位踊跃点赞,有意加入榜单的亲们不妨加入我们的粉丝团,只需赠送一朵小花,您的战力值便会迅速攀升。

只需点击发条弹幕即可加入,无论是点赞、发表弹幕还是赠送礼物,都能有效提升你支持战队的实力。从双方激烈争夺对方营地,到以动漫中的羊和狼形象展开激烈的拔河对决,再到五指山镇压下的魔猴奋起反抗,游戏操作简便,画面中特效纷呈。主播们不断高呼“点赞加入战斗”“多刷礼物以获得优势/扭转劣势”……这种直播模式——弹幕游戏直播,正迅速在众多短视频平台上崭露头角。

《法治日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众多网友在游戏体验中深受主播诱导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纷纷陷入“上头”状态,不断进行“氪金”(即充值打赏)以求取得胜利。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弹幕游戏中,大量“氪金”行为的发生者中,未成年人占据了相当比例。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强调,弹幕游戏直播领域可能存在诱导观众消费、消费过度、对未成年人保护不力以及可能引发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在具体操作中,必须确保直播内容的合法性及规范性,切实维护观众权益,特别是未成年观众的权益,同时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各种方式催刷礼物

暗藏套路左右输赢

火锅兄弟,赶紧找个位子坐下吧,目前我们这边在五指山地区形势相当有利,你难道不想出手援助一下魔猴吗?

男主播目睹了新加入的观众,随即展开热烈的邀请,鼓励他们加入游戏。当前直播间正进行的是一款名为“五指山镇压魔猴”的游戏,观众们通过在弹幕中“扣1”选择加入五指山,“扣2”选择加入孙悟空,率先血量归零的一方即为败者。一位昵称为“火锅××”的网友在稍作犹豫后,于公共聊天区输入了“1”,随后,他头像所对应的圆形标识便出现在屏幕的五指山区域,而孙悟空的血条下降速度也随之略微加快。

男主播目睹此景,急忙为孙悟空代表队加油鼓劲:“猴哥可得坚持下去,不能轻易放弃,点赞加六分能提供助力,如果还是不行,咱们就拿出金箍棒,肯定能瞬间扭转局势!”

主播所提及的“金箍棒”,唯有通过在直播间赠送“神秘空投”礼物方可获得,一枚“神秘空投”价值520钻石,大约需花费72元。随着血条即将触及底线,代表孙悟空的“寻×”迅速行动,接连送出18次“神秘空投”。在主播兴奋地喊出“老板太有面子了”的同时,屏幕上金箍棒的特效瞬间绽放,孙悟空的下降趋势得以遏制,甚至开始奋力举起五指山,直冲云霄。

随后,主播连续催促五指山那边的选手“不要迟疑”“迅速行动”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在5分钟的时间里,双方赠送的礼物和特效活动未曾间断,最终五指山那边的选手赢得了胜利。比赛落幕,主播宣读获胜者的昵称,表达祝贺之后,立刻投入到下一轮的对决中。

这样的弹幕游戏直播间吸引了不少网友。

记者在观看多场直播的过程中注意到,此类弹幕游戏的互动方式通常较为简便,参与者只需在评论区输入特定内容,便可以加入游戏。随后,他们可以通过点赞、赠送礼物等手段,为所支持的一方提供支持。此外,有些弹幕游戏直播间甚至会针对同一款游戏进行对抗比赛,观众则有机会通过预测胜负来赚取积分。

观看短视频时,我偶然间发现了一种弹幕游戏。起初,在主播的热情召唤下,我仅是想试玩一番。然而,一旦加入,便被这种氛围所吸引,渴望赢得比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投入的金额越来越多,一晚上投入两三百元成了家常便饭。“昵称‘彼岸花××’的弹幕游戏迷透露,观看直播时观众众多,若仅靠刷礼物或点赞参与,几乎无法获胜,‘很可能瞬间就被对方阵营所吞噬’。”

在众多此类直播间中,“催氪”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礼物价格从几毛钱到上百元不等,且没有最高限制。为了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参与者可能会投入大量资金,然而,他们最终获得的,除了游戏中的“胜利”之外,仅仅是主播及直播间观众的一些口头表扬和赞美,或者是排名在游戏虚拟排行榜上的位置。

自称小M的直播账号管理人员向记者透露,弹幕游戏直播的核心在于引导观众赠送礼物或发表弹幕,弹幕的数量与内容均能被后台所控制,即便主播处于离线状态,直播间的热度依然会因弹幕互动的增多而持续攀升。本质上并非真正的游戏,仅是点赞与刷钱之举,游戏本身缺乏竞技元素,通过刷钱即可增强实力,这算是一种低成本诱导消费的行为,且易于模仿与传播。部分弹幕直播平台甚至存在“幕后操控”,即能够操控某一阵营处于有利或不利地位,进而诱导另一阵营增加送礼行为。

未成年人深陷其中

诱导消费涉嫌侵权

众多弹幕游戏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常常遭遇未成年观众进行游戏打赏的行为。

彤彤,这位曾担任弹幕游戏主播的人,在回忆起那段经历时提到,那些弹幕游戏直播中的游戏,其画风设计显然是为了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拔河比赛、《原神》中的角色争夺领土等。在这种情境下,主播们实际上很清楚,他们有很大概率会收到来自未成年人的打赏。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直播间中的游戏并未对未成年人实施限制措施,这一情况使得许多未成年人沉迷于观看弹幕游戏直播,甚至不惜投入大量金钱进行消费。在一家第三方投诉网站上,有家长反映,其家中7岁的孩子被某平台上的弹幕游戏所吸引,去年10月和11月期间,该小孩共计进行了6次打赏,用于刷礼物支持游戏,总共花费了4394元,而接受打赏的主播均为年轻且专注于弹幕游戏互动的类型。

在社交网络空间,存在诸多声称是“××弹幕游戏运营”的账号,它们纷纷发帖讨论“游戏直播间的观众多为小学生怎么办”的问题。即便未成年人的打赏可能被退还,这些账号仍试图加以利用,比如鼓励用户频繁点赞和互动、加入粉丝团并分享直播间,以此来提高账号的关注度和热度。

弹幕互动游戏是网络游戏吗?是否应对未成年人有所限制?

赵精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认为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中,尚未对弹幕参与游戏直播互动这一模式的法律属性进行具体界定,因此很难直接断定其应归类为网络游戏的一部分还是纯粹的直播内容。在现实操作中,许多平台倾向于采用“弹幕互动模式”这一说法来替代“弹幕互动游戏”,其核心目的在于尽量不将此类模式归类为网络游戏。毕竟,一旦被认定为网络游戏,就极有可能必须获得游戏版号方可正式上线。

无论将其归类为网络游戏抑或直播节目,若是对未成年人进行诱导或纵容其进行“氪金”行为,这已违反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赵精武指出,平台方以及直播间管理者均未履行起法定的未成年人保护职责。

赵精武指出,弹幕游戏后台的“暗箱操作”实际上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同时,这种操作还带来了诱导消费的违规风险,因为沉迷于游戏的玩家可能会因处于劣势而进行过度消费,即所谓的“氪金”。更严重的是,一旦游戏中融入赌博元素,比如为游戏结果设定赌注等,甚至可能触及刑事责任。

北京瀛和(广州)律师事务所的赵洋律师指出,该模式可能牵涉到直播平台的管理条例、网络内容的规范标准以及游戏版权等多个领域的法律事宜。例如,针对弹幕内容是否含有敏感字眼,平台需设立识别与过滤机制;同时,若长时间高频刷屏,可能会影响部分玩家的游戏感受,造成所谓的“网络噪音”。此外,在弹幕互动加入网络游戏后,新玩法的版权保护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与讨论。

此外,受访专家指出,在部分弹幕游戏中,我们能够看到诸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以及“原神”中的角色等知名IP的形象。然而,若未经版权所有者的授权,擅自利用这些原创形象来制作游戏,则可能构成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明确直播游戏界限

健全制度加强监管

当主播在直播过程中通过弹幕游戏收集观众赠送的礼物时,他们自身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各大直播平台和公会剥削的对象。

月入过万无门槛,“00后”大胆投身游戏直播领域,“30岁”宝妈居家也能实现收入,“努力就有高回报”……在社交平台搜索“弹幕游戏直播”等相关词汇,呈现的几乎全是主播们的成功心得分享,其中不乏“欢迎加入我们”和“一对一指导”等字眼。

在这些经验分享中,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声音,它们表达的是这样的经历:有人怀着追求高额回报的初衷投身弹幕直播,然而在支付了培训费用之后,却发现账号始终无法顺利运营起来。

对此,负责直播账号运营的小M表示,众多新晋主播实际上成为了直播平台的“新一批可割的草”:弹幕游戏操作简便,因此那些收取高额培训费的行为无疑是欺诈。即便他们声称免费指导,也可能暗藏陷阱。一旦与公会签订合同,那就等于是在为公会打工,账号若无法发展,就只能离开;即便账号有所起色,收益大头也归公会所有。若未签署合同,对方声称将“引领”你,然而资源是否最终会倾向你,这一点却难以预料,毕竟外人对于公司的运营实力和负责态度并不了解。

以“零门槛”为幌子吸引人员担任弹幕游戏主播,实则或许涉及隐形收取培训费用等举动,这样的MCN机构(即专门培养与支持网红达人的经纪公司或公会)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

赵精武认为,此类行为的判定应基于双方所签订的合同条款,鉴于直播平台与游戏主播之间的法律联系可能与大众所认知的劳动者与雇主关系有所不同。他们之间签订的通常是“技术直播服务协议”等形式的合同。只要合同条款反映了双方的真正意愿,且未包含明显免除或减轻直播公司法律责任的条款,那么该合同便是合法且有效的。然而,若直播企业于合约中明文标注提供“零门槛”培训,却实际收取费用,这或许会构成违约;此外,之前对外传播的“零门槛”招募信息,也可能涉嫌虚假宣传。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陈越峰指出,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若企业为员工支付专项培训费用并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则可与其签订服务期协议。然而,企业收取培训费用行为本身即属违法。特别是若直播企业以招募弹幕游戏主播为名收取培训费,其行为更是涉嫌违法。

弹幕直播游戏依赖于直播平台而存在。需特别指出的是,部分平台对直播过程中诱导观众打赏、未成年人过度消费等行为设有明确的规章制度。2021年9月,一款名为《召唤悟空》的游戏在直播间崭露头角,玩家通过打赏“氪金”可提升角色的等级和攻击力,导致众多观众沉迷其中,但同年年底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该游戏因涉嫌诱导消费而被抖音平台封禁,至今音讯全无。

尽管如此,在众多直播平台上,依然频繁出现众多“催氪”弹幕游戏活动。

赵精武指出,在这种操作方式中,一旦违反了法律或法规,相应的责任主要应由平台的运营方以及直播间的管理人员来承担。直播间管理者作为直播内容的直接监管主体,理应承担因违法违规行为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同时,平台运营方对其平台上的商业活动也承担着合理的监管责任,对于短时间内“氪金”数据出现明显异常的直播活动,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

目前,首要任务是明确这类问题的法律定位,即在法律框架内界定弹幕直播游戏的法律属性。若其构成直播内容,则需依据《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事先监管,并清晰界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若涉及网络游戏领域,该平台对弹幕游戏直播活动负有事先进行资质审查的责任,需核实游戏运营商是否已取得相应游戏版号许可。”赵精武如此建议。

朱杰,泰和泰(重庆)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提出治理此类弹幕游戏直播需多方协作:监管部门需强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清晰界定直播与网络游戏的范畴,并出台针对这一新兴模式的管理细则;直播平台需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对主播行为进行规范,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需有具体规定和执行力度;家长和学校应承担监护与教育责任,引导未成年人理性消费,提升其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社会各界和媒体也应参与监督,对违规行为予以揭露,提升公众对此类问题的认知和警惕。

在平台经济运作过程中,新型游戏玩法层出不穷。一方面,我们必须严格遵循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并持续完善监管与平台管理规范,确保监管部门和平台切实承担起法定责任,全力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陈越峰如是表示。

(法治日报)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