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夜读 | 9岁女孩玩网络游戏刷走12万,问题出在哪?如何预防?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29

沉迷游戏伤身新闻_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蛋仔派对充值问题 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保护

近些日子,未成年子女过度投入网络虚拟世界一事,屡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日前,有新闻报道,一名九岁的小女孩在参与某款在线游戏中,耗尽了父母全部的十二万余元积蓄。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能否对此加以防范呢?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蛋仔派对充值问题 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保护_沉迷游戏伤身新闻

《蛋仔派对》游戏截图

01

多名未成年人大额充值“蛋仔派对”

最近河南新乡有个9岁女孩,在玩蛋仔派对时花费了家里全部积蓄12万余元,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是用奶奶的身份信息去认证的,购买了很多游戏皮肤,总共花了12万余元,另外还向主播进行了直播打赏,累计消费达到了17万多元。

记者尝试联系了网易游戏的相关人员,到目前为止,没有获得任何反馈。游戏充值是网络游戏主要的盈利方式之一,根据网易发布的财务报告,2023年第二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的净收入达到了187.98亿元;在这个季度中,来自在线游戏的净收入大约占到了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的91.7%。

实际上 这种状况并非孤例,重庆一位姓李的市民有个在读五年级的女儿霜霜,今年四月间,他无意中发现霜霜用他的手机玩“蛋仔派对”游戏,短短十几天,她充值花费了一万多元钱,因为这个情况,李大哥甚至因此病倒住院了。

沉迷游戏伤身新闻_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蛋仔派对充值问题 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保护

另有一个家住重庆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今年偷偷用父母手机,在《蛋仔派对》里总共花费了三万多元,家长反映情况要求退款,却只拿回了三千块钱......这个事件公布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家庭都表示有类似经历。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蛋仔派对充值问题 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保护_沉迷游戏伤身新闻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蛋仔派对充值问题 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保护_沉迷游戏伤身新闻

02

问题出在哪?

查询了“黑猫投诉”网页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键入“蛋仔派对”字样,发现有一万以上相关投诉,核心内容集中涉及“青少年付费”、“自动扣款”等状况。这款“蛋仔派对”游戏具体是什么性质?它怎样迅速吸引了众多小学生参与?

根据消息,“蛋仔派对”是网易公司开发的一款类似糖豆人的游戏,该游戏主要面向八岁及以上的玩家群体,凭借其亲切的动漫风格角色和便捷的操作方法,并且具备多样的互动特性,因此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玩家,现已发展成为小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

这款游戏采用何种方式完成充值操作,进行支付时是否无需验证密码?经过核实,打开《蛋仔派对》程序主界面,系统会要求填写个人姓名与身份证件号码,以此来判定是否启动防沉迷系统。然而随便填写其他成年人身份资料就能成功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之后不再进行任何身份验证,玩家可以无限制地长时间在线。

游戏中的各项外观售价介于四十至五百元不等,根据付款需求,在购买外观或抽取神秘道具时,能够选用支付宝、微信支付、花呗、云闪付、QQ钱包、骏卡等众多缴费途径——系统并未强制实施短信验证码或面部扫描等身份核实,用户可直接完成充值并选购。

通俗地讲,绕开身份验证机制后,进行充值和消费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家长们若稍加疏忽,孩子便可能借助指纹支付、窥探密码、暗中转账等多种途径,实现充值和消费的行为。

孩子缺少金钱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会不知不觉地,持续往游戏和直播里投入大量资金。

沉迷游戏伤身新闻_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蛋仔派对充值问题 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保护

《蛋仔派对》充值页面截图

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使用时长和消费已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约束。依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先前指示,所有运营网络游戏的公司,仅能在周五、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的晚上八点到九点,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同时,这些游戏公司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包括游客体验模式,向未进行实名登记和登录的用户开放游戏服务。

2024年1月1日生效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服务提供方需要制定办法,对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时的单次花费和每日总花费进行适当控制,不能向未成年人提供超出其民事行为能力范围的付费项目。

当前的情况是,青少年借助家长或长辈的资料完成网络游戏实名登记,但有些游戏公司把这类玩家当作成年人处理,不加以区分,缺乏对游戏时间和花费的有效监管措施。

北京理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久成表示: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知晓,在网络游戏里支付了超出其年龄与认知能力的费用,购买者有权申请撤销交易。

03

如何预防?

运用面部信息验证是当下普遍认为能够起到显著作用的方法,并且技术层面并不存在什么障碍。根据腾讯游戏的统计资料,到2021年11月为止,每天平均有六十八万六千个账号在登录过程中启动了面部信息验证。在这些启动验证的账号里,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账号是因为拒绝参与或者未能通过核实,从而被归入了防沉迷的监控范围。

许多孩子借助家中父母的通讯工具进行娱乐活动,有时还会动用家人的身份证明办理网络游戏注册,因此长辈在抚育后辈的过程中,应当控制他们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长,并且留意他们的经济支出状况。

最近,“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官方账号推送了一篇标题为《“蛋仔风暴”正冲击小龄群体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需防范关联骗局》的文章。文章内容提到,各位家长应当增强个人手机支付账户的防护措施,不要把手机支付密码、网上银行登录密码等关键信息透露给孩子们,同时小额支付无需密码的功能最好关闭掉。

另外,未来网最近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游戏制作人员表示,当孩子用家长的手机玩网络游戏时,手机生产者借助其拥有的系统控制权开元ky888棋牌官网版,可以允许游戏通过设备账号直接进入,从而使得身份验证环节被轻易避开。

记者测试了多个网络游戏,在苹果系统上,使用“微信快速登录”“QQ快速登录”“苹果快速登录”这些方式,依然需要再次进行身份验证,没有发现提到的情形。但其他移动平台存在“用本机账号快速登录”的情况,并且系统提示,“您的账号已经通过身份验证,可以用来进入这款游戏。”

赵占领主张,处理青少年网络大额开销难题,核心在于严格执行身份登记,重点在于身份验证环节,需借助人脸识别等科技方式,避免年轻人借助或盗用他人承诺的证件进行注册。同时,要约束青少年的用钱行为,着重控制那些远超其年龄阶段与认知能力的巨额支出。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