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苹果朋友圈才能看Live Photo,是微信不给安卓面子?
原创 托尼 差评X.PIN
最近,朋友圈里关于 Live Photo 的重大升级引发了广泛讨论,相关内容持续霸占信息流头条,并成为网络热议话题。我们当时还特意撰写了一篇文章,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入探讨。
要不怎么说微信是国民级应用呢?每次整活都成了流量圣体。

苹果 Live Photo 这个功能已经问世将近十年了,人们早已习惯使用,不料它和微信结合后,再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015 年 iPhone 6s 发布会

欣赏 Live Photo 的人,称赞它富有动感,生动,充满活力。
那些不喜欢的人,觉得照片点开后变成了一段视频,而且有声音,并且把拍照前我说的话也录下来了。

要说最让人费解的还是安卓用户,看别人争论了许久也不明白实际情形如何。
由于社交动态中的动态照片功能仅适用于苹果设备,在安卓系统上无法实现动态效果,仅能显示为普通静止图像。
第一反应倾向于,对方有什么状况,但经过一番探究,我们意识到,这个情况并非微信的独有责任。

由于安卓设备在微博平台遭遇了差异化对待,多数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用户目前仅能浏览内容,却无法进行发布操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
最终,是 Live Photo 这个东西相当混乱,跟那个城市差不多。以前大家或许没什么察觉,现在有了微信,所有问题都被暴露了。
其实细说起来,Live Photo 的原理并不复杂。
早在 2015 年,苹果公司便推出了 Live Photo 这一特性,其核心构成是一张静态图像以及一段时长最多为 3 秒的动态视频,其中涵盖了拍摄前后的各 1.5 秒画面。


也就是说,苹果的 Live Photo 其实是俩文件。
如果更加精确地说明,托尼的 iPhone 15 Pro 上,一张 Live Photo 包含一个以 .HEIC 为后缀的图像文件,以及一段采用 H.265 编码的 MOV 格式视频片段。
通过 Mac 端查看 Live Photo 原文件

概括而言,每当 iPhone 拍摄动态影像时,就会为相应的图像文件附上 “属于动态影像” 的标识,并将此标识信息记录在图像文件的 “附加信息” 内部。
接下来,苹果系统原装的影像管理程序会主动检测照片资料中隐匿的标记内容,一旦发现某张影像资料属于动态影像类别,便会找到与该图像关联的视频资料,然后在影像库中将两者整合,并以“动态影像”形式呈现,这种影像打开时呈现静态画面,轻触即可启动动态播放。

苹果这个活儿整得好不好先不说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反正安卓是直接傻眼了。
为何如此呢,由于苹果公司让 iOS 系统将实际文件和目录等资料原封不动地藏起来,因此苹果公司能够无拘无束地往文件夹中放置一张照片与一段影片,接着在照片库应用里将两者合二为一。
用户们并不需要清楚苹果具体以何种方式存储文件,他们在相册应用中只要看见“一张照片”的标识,相关事宜便宣告完成。

然而安卓有所不同,安卓系统与 Windows 类似,都倾向于向用户呈现实际的文件系统布局,包括各个目录层级。
要是安卓也像苹果那样单独存放 Live Photo 的图片部分和视频部分,很快就会把 “ 动态照片魔法 ” 的真相给彻底揭露出来!
比如这样——

即便如此,谷歌还是在 2017 年 10 月推出的 Pixel 2 手机上,首次配备了动态影像的功能。
针对文件管理器打开即暴露的弊端,谷歌较苹果又增加了一项出人意料的举措。
经过开发者们的探寻,谷歌为“动态照片”制定了一种名为MicroVideo的“单一文件”格式(后来更名为Motion Photo),其核心思路是将视频、音频以及所有文件相关的元数据整合到同一个图像文件之中。
那个表述略显晦涩难懂,我打算借助具体事例来向各位阐明白。
这张照片是用新买的谷歌 Pixel 手机拍摄的,是用安卓系统录制的动态影像。
相册目录里只有一个文件,文件的大小是 8.13 MB 。

实际上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这个看似是 jpeg 图像的文件,实际上是一个“压缩文件”。
借助专用软件进行解包操作,可从该 8.13 MB 的影像资料里,重新提取出一个 3.89 MB 的标准照片文件,并且还能获得一个时长 2.99 秒,体积为 4.21 MB 的影像片段。

怎么样,是不是和苹果 Live Photo 的逻辑对上了?
根本而言,谷歌安卓与苹果 iOS 拍摄的动态影像,其实是由一张图像和一段录像组合而成,只是苹果公司直接将二者作为两个独立文件存放在系统文件夹里,而谷歌为了使文件夹显得整洁,又设计了一种新的封装格式,把图像与录像合并成一个整体文件 ~
你或许会疑惑,谷歌这项技术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功能如此强大,但安卓设备在浏览动态影像时为何依然困难重重?众多应用程序的兼容性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状况十分混乱。
因为,谷歌有点管生不管养了。
到今年 7 月,谷歌才对安卓开发者网站进行了更新,公布了一项名为 Motion Photo 1.0 的动态影像保存规范。

换言之,从 2017 至 2024 年这整整七年期间,尽管全球公众已清楚谷歌 Pixel 手机动态照片文件的性质,而相关指南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谷歌公司始终未曾正式公布过此事。


因此理论上讲,在今年的 7 月份以前,安卓系统方面始终缺乏一个通用的动态照片规格!
谷子啊,你这让手底下的小弟们怎么干活?

上个星期,我们在 GitHub 上发现了一个能处理谷歌动态照片格式的小程序,然后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探索。
现阶段调查发现,华为、OPPO、小米、三星、魅族这些企业都暗地里采用了谷歌未曾公布、但全球普遍知晓的方法来保存动态影像。

vivo 的照片和视频文件,与苹果的做法类似,都存放在相册目录下方,各自形成独立文件夹。
泪目了,原来最爱苹果的还是你 vivo 。

依照先前沟通的细节开元ky888棋牌官网版,你大概会立刻意识到,谷歌和苹果在动态照片格式上存在分歧,然而目前比较麻烦的是,vivo所采用的方案,既无法和谷歌的系统互相配合,也无法与苹果的标准相匹配。
当前晋西北地区局势极为动荡。市场上并存三种动态影像存储方式,苹果依托 iOS 平台开发的一种,谷歌完成规范统一的一种,以及 vivo 尽管运行安卓系统却效仿苹果的一种。
因此可以说明,为何苹果手机与安卓设备无法互看对方分享的影像片段。

一款软件若想在所有设备上支持动态影像,就必须针对三种动态影像的存储方式,分别开发三组程序代码。

软件首先需要确定你所使用的设备具体型号,然后要分析该手机品牌所支持的动态图像格式种类,最后再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解码方法。

换言之,倘若创作者疏忽大意,没有针对你的设备进行适配,那么你确实无法分享动态影像。
如果你是软件开发者,就会意识到苹果公司的产品线相对有限,而安卓系统的设备不仅厂商众多,而且具体型号更是五花八门,数量庞大,因此应该优先考虑苹果平台。
安卓微信的朋友圈动态照片,就还在路上

那安卓手机还能不能抢救一下子呢?
托尼认为,终究要依靠我们国家的手机制造商。由于开发者缺乏积极性,各个品牌想要在功能上与 iPhone 相比,只能由手机厂商去促使第三方应用程序进行相应调整。
最早发起这个想法的是 2024 年 5 月上市的 OPPO Reno 12 系列,它与小红书平台达成了合作,安卓设备用户终于可以分享照片到社交网络了。

小米近期公布,其手机将于十一月末具备录制动态影像的功能,用户可将制作好的视频内容发布至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其他手机厂商也纷纷推出类似的新功能。
似乎动态照片的难题快被解决,胜利就在眼前了。
然而托尼在此处稍作提醒,动态图像功能在安卓设备上已存在较长时间,实际上仅实现了捕捉“活动影像”这一功能。苹果 Live Photo 影响深远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优化了用户感受。
苹果的 Live Photo 支持多种使用方法,玩法更多样

但路需要逐步前行,安卓阵营应先完善动态照片最根本的分享与浏览功能,之后再考虑其他事项。

终究同好们谈论社交网络影像时,持安卓系统的我确实也好奇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
哦对了,文章结尾再给大家讲个小八卦。

传闻有技术开发者获悉,iOS 19 版本中,谷歌与苹果的动态图像格式规范或将趋于一致。未来不论采用何种设备,用户间传输动态图片均可正常显示,且无需顾虑特定应用程序的兼容问题。技术开发者只需应对单一规范,便可显著降低工作负担。
但期待国内手机制造商和软件开发者继续努力,毕竟简单的动态图像功能,难道真的要等到下一年才能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