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孩子给游戏充值4769元,手机未成年人模式为何能被轻易解除?
既然是通过开启青少年模式的第三方账号进行游戏登录,却为何仍旧准许更改实名认证资料?这难道不是在为孩子们留下可操作的空间吗?网友“正义喵”不禁如此留言,而游戏客服最终以“系统检测显示为成年人登录”为借口,拒绝了退款请求。
身份验证存在不足之外,众多读者亦注意到,诸多软件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相对容易绕过,孩子们只需稍作尝试,便能够掌握破解方法。
江苏南京市的刘先生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称他为上小学的女儿在手机上开启了多款应用程序的未成年人保护功能,却未料到问题接连出现,漏洞层出不穷。
她首先意识到,小红书可以通过卸载并重新安装的技巧来绕过未成年人模式的限制;具体操作是,先卸载该软件,接着重新下载,并使用一个未开启未成年人模式的账号登录并退出,最后再用原来的账号重新登录,这样便不再是未成年人模式了。刘先生表示,起初他以为这只是个巧合,却未料到女儿很快便发现了更多途径——她所使用的小米手机具备“应用双开”这一特性,也就是应用分身功能,能够复制出一个新的应用并登录,从而不受任何限制。
而且,不少社交软件的青少年保护功能亦存在缺陷。刘先生也为女儿的微信开启了青少年模式,然而,由于他对软件的操作规则不够熟悉,起初采用的是微信登录密码进行管理。女儿拥有手机号码,她能够直接通过手机号码更改微信密码,随后便可以自行退出青少年模式。刘先生叹了口气,无奈地表示:“实在是别无他法,我只好将微信的登录密码改为独立的密码进行管理,这才有效地限制了孩子对软件的使用。”
实名验证与易于破解的漏洞常常使得未成年人保护功能显得徒有其表。记者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不仅是在游戏账号方面,一些社交和短视频平台也具备了充值、打赏、提现等功能;而且在缺乏交易风险提示的情况下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部分平台的未成年人模式依旧默认开启了借贷、理财等金融服务入口。
张放感慨万分地说,孩子并未意识到投入到游戏中的每一分钱,或许正是他们一家整月的生活费用,同时他们缺乏风险感知,一旦出现问题,最终还得靠我们承担责任。
通过互联网渠道发布广告,提供低价租赁账号、代刷人脸识别等服务,破解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模式,这些行为已演变成一种隐蔽的非法交易。
部分平台设定的“门槛”偏低,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亦专门针对未成年人模式从事非法经营活动。
租号现象颇为普遍。玩家们为了体验不同的游戏道具、装备或是升级至更高等级的账号,常常选择在电商平台租借或购买他人的账号。这种消费行为虽然常见,却也成为部分破解未成年人保护模式的一种手段。
在众多电商平台中,以特定游戏名加上“租号”作为搜索关键词,可以发现众多提供租号服务的商家。这些服务的最低级别账号,仅需5元人民币即可租用1小时,租借时间选择多样,从短短的一小时到整整一天不等,而高级别账号的租金则相对更高。尽管商品页面及机器客服均提示“未成年人须遵循国家规定,并需监护人同意”,然而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多家店铺时发现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众多店铺客服声称,用户登录后通常不会再出现动态人脸识别环节,且无需进行额外的身份核实。更有部分客服明确表示,无论用户是否为未成年人,均保证“账号可正常使用,无需人脸验证,可安心游戏”。
为了逃避平台的监管,一些用户会选择避开电商平台,转而利用QQ群、微博超话、二手交易平台等多元化渠道,在私下进行账号租赁的交易活动。
除了提供租号服务之外,更有商家公然宣称提供“代破解未成年人模式”的服务。在诸多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寻求“解锁青少年模式”的帖子,其评论区更是充斥着诸如“速解”“30元帮解”之类的留言。为了绕过平台对评论中敏感关键词的监控,这些留言内容普遍采用了谐音、暗示等隐蔽手法,例如:“斯我”代表私信寻求帮助咨询,“30r帮解”则暗示支付30元费用即可协助解锁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代破解业务手段繁多,其中最普遍的做法便是提供话术和教程,旨在通过多次申诉来成功解除人脸识别的限制。在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记者私下联系了一位声称能够以小额报酬协助解锁人脸识别功能的用户。支付15元后,对方便发送了一套详尽的指导手册。手册中提到,需在腾讯健康平台的“服务与帮助”板块输入特定语句,谎称“账号被朋友借用后频繁弹出人脸识别,请求客服协助解锁”。随后,按照指示分阶段进行申诉,并注意控制申诉间的间隔时间。“只要持续4至7天,问题便能解决。”该用户如此承诺道。
部分青少年用户亦在社交网络平台披露了他们相似的遭遇。有人在小红书上公开了一篇关于网易某款游戏“破解人脸识别方法”的文章,声称其账号的实名认证与绑定的手机号码并不匹配,只需不断向客服申诉“人脸识别失败系他人借用账号所致”,即便无法完全更换绑定的人脸信息,却也足以暂时解除账户的临时封锁。
部分商家提供了一种价格较高的“远程代扫人脸、更换真实姓名”服务。“处理实名信息较为复杂,需要登录账户,并重新进行人脸扫描以更换绑定。”一位卖家透露,用户完成操作后便可轻松登录游戏,之后也不会频繁出现验证要求,该服务的报价为88元。
一种更为隐秘的做法是所谓的“异地人脸验证”。记者支付费用后,一位卖家向记者详细展示了整个过程:在购得他人账号并在游戏中遭遇人脸识别提示时,首先需要下载一款网络加速工具,接着将IP地址调整至与账号所有者相同的地理位置,最后由账号的原持有者通过远程扫描完成身份验证。如此一来,仿佛是在同一区域进行登录,系统便难以察觉这是异地操作。商家透露,该平台通常仅在察觉到用户账号在多台设备间频繁切换时,才会触发动态人脸验证功能;只要操作得当,通常不会被系统察觉。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合力
未成年群体作为互联网的“土著居民”,在遭遇繁杂的互联网技术和混杂的数据信息时,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构建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旨在推动和激励平台对未成年人模式进行优化,确保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共同打造一个安全、健康、清新的网络空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副教授杨钢元指出,这些灰色渠道以及不法分子的行为,已经对原本应该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造成了破坏,这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构成了风险和潜在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杨钢元提出,平台需加强未成年人模式的建设,进行自我检查和纠正,填补可能被利用的系统缺陷;在用户登录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实名身份验证,包括身份证核实和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对推文、评论、社群等可能涉及不良教学内容或交易活动的场景,实施关键词筛选,定期更新关键词库,并对隐晦的谐音或指代等表达保持高度警觉。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确立了网络空间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统一体系。该体系不仅涵盖了平台方,还包括了家庭、学校、政府部门,以及智能终端的制造商和销售商。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指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方共同努力。
方增泉提出,网络信息管理部门需强化网络领域法规的构建,健全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政策,促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得以有效实施,清晰界定平台所负责任、家长所承担的职责以及学校应尽的义务,并构建网络内容审查、时间控制、隐私维护等方面的严格规定。同时,网络信息、公安等机构可以共同组织,定期实施专项治理活动,集中力量打击那些散布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网络平台及用户账号。
除了对违法和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实施严格限制之外,许多软件在启用未成年人模式后,推送的内容往往呈现单一和低龄化的特点,这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个性化需求。安徽马鞍山市的读者刘乐怡提出建议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未成年人模式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对内容进行细致的分类。在此背景下,该平台需借助儿童内容制作者、版权资源以及权威机构的力量,对海量的内容进行严格筛选,纳入专为未成年人设计的模式中,从而大幅度增加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高质量内容。为了激励平台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可以采取黑名单或白名单的策略来扩充内容库,使未成年人模式中的服务更加多样化、更具吸引力。她这样说道。
家长在开启未成年人模式以管控孩子手机使用时,自身亦需率先垂范。“应减少手机使用,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方增泉指出,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商定合理的家庭上网规范,构建一个开放且平等的家庭交流环境,通过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正面典范,打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进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刘潇鸿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