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到了猎头电话,怎样判断靠不靠谱?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我接到的猎头电话也逐渐多了起来。
回想起我刚踏入职场不到一年的光景,突然接到了一位猎头的来电,虽然那并不是一份理想的工作机会,但这份突如其来的消息还是让我感到既惊讶又高兴,我甚至特意去查看了那家公司的官方网站。
自那之后,便有人不断提醒我,要定期在数个知名求职平台上更新个人简历,唯有如此,你的资料方有可能被搜索并受到关注,进而吸引猎头主动与你取得联系。
我的友人曾提及,他在一家知名IT企业任职期间,曾有一位上司,该上司在业内堪称佼佼者,职位显赫,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每年更新个人简历,并与专注于高端职位搜寻的猎头公司保持紧密联系。
所以,勤更新简历,是我们可以被猎头注意到的第一步。
我主要依赖的是那些主流的招聘平台,诸如猎聘、智联卓聘等,同时,我还会在职场社交平台领英或脉脉上不自觉地同步更新信息(比如,有些外企的职位就会在领英上公开发布)。

进入正题之后,当你完成了简历的更新并且接到了猎头的来电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那么如何去评估这位猎头的可靠性呢?
网络上有文章提出,可以通过考察猎头公司或猎头机构的资质和过往成功案例来辨别其优劣,然而这过程实则颇为费时费力,毕竟不可能每接到一个电话就立即去核实一番。
本文基于我亲身经历接收猎头电话的经历,提炼出一些技巧,帮助候选人迅速识别出可靠的猎头。
如何辨别这位猎头是否可靠?实际上,这与评估一个房产中介的可靠性有相似之处。这又是何意呢?
我前往考察住宅,一些房产中介立刻向我推介房源,尽管我已阐述了自己的需求和必须满足的条件,他们仍旧力荐他们所持有的几套房子,即便这些房子并不完全符合我的要求,他们仍执意让我去实地查看。
这种中介会向我提出若干问题,诸如我能承受的最高首付额度、购房计划的时间安排、购买时最重视的因素、是自住还是用于投资、工作地点是否偏远等。在了解这些信息后,他们才会为我提供相应的推荐。此时所推荐的房源往往较为贴合需求,随后便开始陪同我实地看房。
因此,我认为判断一位猎头是否可靠,关键在于观察他们提问的数量,是否真心为你考虑,是否能够从你的立场出发为你推荐合适的岗位,而不是一味地只向你推销他们手中的职位。
有了这个大方向,具体可以从这几点考量:
1. 猎头是否有用心看过你的简历。
某些猎头打来的电话实则只是为了达到既定的通话量要求,因此对于简历的处理只是匆匆浏览,并未仔细阅读其中的工作内容。
我曾接到电话,对方是猎头,他告诉我你们XX部门的业务状况不佳,不禁问道,你难道不考虑换个工作吗?我回应说,很抱歉,我并不负责XX部门的工作,我主要负责的是另一项至关重要的业务。这一点在我的简历中已有明确记载。
2. 猎头是否考虑到你所擅长的部分。
这种猎头的行为让我感到他们的工作态度仿佛是“守株待兔”,亦或是那种“不管有没有收获,都要先试一试”的类型。
他们向我提出的职位与我过往的经历毫不相干,只是手头有一个空缺就开始盲目地四处搜寻人选。当你婉言拒绝时,对方却表现得十分诚恳,甚至热情地邀请你去面试,与老板谈谈,说不定你一冲动就会改变主意呢。
3. 猎头是否对这个领域、职位熟悉。
通过提问你可以了解到猎头对这个职位的了解程度。你可以询问关于该职位的常识、具体职责、直接汇报的上级、职位设立的目的、关键绩效指标等信息。如果猎头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够详尽,那可能意味着他对这个职位的研究不够深入。
此外,还需考虑你过往承担的项目、执行的任务,以及你过往职位或职级的价值所在,若猎头能对此作出大致的评估,则表明其具备丰富的经验。
4. 表达是否流利自信、思维是否敏捷。
有人或许会疑问,这原本不应该是针对候选人的要求吗?那么为何在评估猎头时,这条标准同样被纳入考量范围?
我的观点十分明确,若猎头在候选人的面前尚不能详尽地阐述职位的相关信息,那么在接待客户公司时,也难以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
会沟通,这点对猎头来说是必需而不是可选的技能。
5. 不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押金等。
猎头所获得的报酬是在候选人成功入职后,由雇主企业支付的,可靠猎头绝不会向候选人索要任何费用,只要牢记这一点,便能有效避免被某些骗子所利用。
以上几条可以帮助你判断一个猎头是否靠谱。
还有一些不那么关键的细节,但它们的存在让人感受到这位猎头相当用心。例如,有的猎头会在后续进行跟进,之前通过电话沟通得很好,便互加了微信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之后过了半年,对方又主动取得了联系。
有些猎头会询问你为何不选择离职,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接着会主动提出关于你职业发展的建议。通过这些交流,他们能深入了解你的真实需求,未来在提供帮助时,可以从这些原因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这些猎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即便考虑离职,他们也会是优先考虑的对象,以便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然而,还需留意,有些猎头热衷于频繁提问,实则并非旨在为你介绍工作机会,而是意图搜集相关信息,以此完善他们自身的资料图谱。
持续询问你部门内部的架构设置,以及各个板块的主管是谁;甚至在你明确表示目前并无求职意向时,仍旧频繁询问你的薪资状况。这类事情需要你自己作出判断,切勿向对方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
我曾是那种无论问什么都毫无保留回答,只涉及个人信息的初学者,而现在,我已蜕变为那种能够轻松一笑,对于似乎与跳槽无关的话题选择略过不谈的资深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