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带BGM的印度,文娱市场有多大?
1. 印度本地内容、方言内容吸引九成流量

用户上网获取新闻资讯是其主要目的之一,观察用户规模,印度的新闻用户数与中国2008至2009年间相当,大约有2.5亿人。在流量分布方面,新闻平台的流量主要来源于二三线城市,其中本土和方言内容占据了大约95%的流量。
2. 新闻资讯app竞争格局
个性化推荐走进印度 但传统印媒仍有一席之地

在印度的新闻类应用程序排行榜上,位居首位的Dailyhunt专注于运用算法进行内容推荐,并在去年年底成功吸引了今日头条的资本注入。该应用每周人均打开次数高达46.8次,同时用户对其的忠诚度亦相当显著。
在排行榜上,UC News与NewsDog均源自我国企业,二者均专注于提供新闻类个性化推荐服务,尽管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特别是NewsDog,其人均每日打开次数高达90余次。

Dailyhunt和UC News这两大平台之间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总体而言,Dailyhunt在近半年的表现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而UC News的表现则波动较大。在今年上半年,UC News不断缩小与Dailyhunt的差距,尤其在五六月份,其周活跃渗透率一度超过了Dailyhunt。然而,近期这一差距又有所扩大,UC News的表现再次出现下滑。

近两年,以算法为核心的个性化推荐新闻应用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我国新闻类应用排名前五的榜单中,除去腾讯新闻,其余四款应用均以新闻个性化推荐为特色。此外,在打开次数方面,榜单中的个性化推荐新闻应用也展现出更为突出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的排行榜上,我们依旧能够发现《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等传统媒体的踪迹;与此同时,在我国的排行榜上,几乎清一色地被互联网企业所主导。
由此可见,一方面,印度新闻读者依然重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这些传统印度媒体经过长期积累的资源与实力,使其在本土内容创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观察趋势,个性化推荐新闻应用在中国市场的兴盛也将出现在印度,然而,传统印度媒体仍将保持其独特的地位。
二、视频
1. 印度视频行业处在中国2010年阶段
自2006年谷歌收购了YouTube,我国视频行业应运而生,众多本土企业纷纷加入视频分享的行列,资本也开始涌入市场。在谷歌撤出以及视频行业多年的激烈竞争中,我国视频领域现已步入寡头垄断阶段,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两大应用表现突出。2017年,我国移动视频用户数量达到了5.25亿。

印度的互联网进程主要绕过了个人电脑阶段,直接迈入了移动时代。2013年,随着价格亲民的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印度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实现了显著增长。随后,Jio的免费低价策略进一步推动了印度流量价格的显著下降。目前,视频应用在印度网民中的普及率达到了52%,这意味着大约有2.4亿用户在使用,这个数字与中国2009年的用户数量相仿。

印度用户初次接触网络多是通过安卓手机,故而原生系统中的YouTube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得益于其丰富的内容和成熟的产品特性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YouTube迅速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因此,印度的网络视频行业与中国视频行业的发展轨迹不同,未能经历一个完整的产品成长轨迹和集中的市场竞争阶段。
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印度目前正经历着与中国2006至2010年间类似的时期,即网络用户上传视频内容与版权交易活跃的时期。基于这一观察,竺道分析指出,印度的视频产业目前正处于中国2010年的发展阶段。
2. 视频app竞争格局 内容在哪都是王牌

在印度视频应用市场,Youtube占据着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是hotstar,其周活跃用户数仅为Youtube的六分之一;此外,hotstar在视频应用第二梯队中独占鳌头,其周活跃用户数更是领先第三名两倍有余。
存在主导地位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异常剧烈。在印度的视频应用程序领域,既有源自电视网络的服务,如Hotstar,也有由制片商创立的平台,比如排名第11位的Blaji Telefilms旗下的ALT Balaji。此外,还不可忽视涉足多个领域的运营商Jio和Airtel。Jio TV、JioCinema以及Airtel TV均位列前十。

Amazon Prime Video在2016年年末正式登陆印度市场,短短半年多时间,其周活跃用户数便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迅速超越了AirtelTV以及同年初入印度的Netflix等平台。
作为印度最大的用户生成内容视频平台,YouTube汇聚了众多印度网红及视频制作公司,其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优势显著。然而,在自制剧和电视剧版权领域,YouTube的推进速度似乎不及本土平台Hotstar,而且即便是同样源自美国的Amazon Prime Video和Netflix,也已着手探索本土化内容的制作。

观察当前的发展态势,印度本土的喜剧和音乐视频有望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更深入地融入公众视野;与此同时,那些时长较长、流量消耗大且需付费的网剧平台,其核心观众群体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中收入可观的年轻职场人士;然而,这些平台的订阅费用对于一部分收入较低的用户来说,仍旧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Netflix的月度费用为500卢比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折合约8美元;而Amazon的年度费用则是999卢比,相当于15美元。

相较之下,中国视频app市场在步入付费阶段后,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格局,正式步入了寡头竞争的时代。其中,约80%的市场份额被爱奇艺、腾讯、优酷所构成的“BTA阵营”所占据。目前,中国视频app在内容资源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自制剧和自制综艺成为各大平台争夺流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大平台构建泛娱乐体系的过程中,视频app也被视为承载内容的关键端口。
印度视频应用市场,相较于我国,不仅面临YouTube等巨头的强大压制,同时用户付费意愿较低。在这个内容至上的时代,众多外国应用进入印度市场时,往往难以适应当地环境。尽管如此,本土视频应用在流量增长和竞争格局的稳定方面,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
三、音乐
1. 印度互联网音乐注定为巨头的游戏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数字音乐在2003至2005年期间对传统音像行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与此同时,网络盗版音乐问题也迅速扩散。到了2013年,我国在版权保护方面的体系逐渐健全,状况有所改善,而印度也在2012年正式出台了与音乐版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2016年,印度音乐市场总价值达到122亿卢比,换算成人民币约为12.2亿元,而其网络音乐用户数不足1亿,这一规模和用户量均与我国2006年的状况相当。与此同时,我国音乐产业的总规模已攀升至143亿元,网络音乐用户数更是高达5.2亿。

印度互联网音乐市场虽未迎来广泛发展,却已建立起严格的版权法规。高额的版权费用让初创企业在与大型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这注定了该领域将成为巨头们的竞技场。
观察模式可知,印度在线音乐市场正处于一个类似于中国自2010年起所经历的阶段,即强调版权保护却尚未普及付费模式。再考虑到行业集中度不高这一因素,竺道综合分析认为,印度在线音乐行业目前正处在与中国2010年相似的阶段。
音乐应用程序的市场竞争中,“高昂的版权费用”与“盈利困难”成为了阻碍产业发展的两大障碍。

在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和第三位的音乐应用均由电信公司所推出。Wynk,作为印度某电信公司推出的综合性娱乐服务品牌,其服务涵盖音乐、影视、游戏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Jio则通过提供免费SIM卡及相应的应用程序来进入市场,同样实现了不俗的市场表现。
Saavn、Gaana位列第四和第五,Hungama则排在第八,它们作为印度音乐流媒体领域的先驱,尽管用户数量可观,市场份额广阔,却依然遭遇着高昂的版权费用和变现困难的挑战。

中国音乐界的纷争已逐渐摆脱了原始阶段,用户群体和市场环境均已走向成熟,排行榜也基本保持稳定。在当前的在线音乐市场,版权问题构成了主要的门槛和竞争优势。要想获得版权,必须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且进入市场的时机早晚也会对市场份额的划分产生重要影响。
QQ音乐与海洋音乐(涵盖酷狗、酷我音乐)合并,形成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该集团持续努力,旨在稳固其市场地位。腾讯与环球音乐达成了中国大陆地区数字版权分销的战略性合作协议,成功将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这三大国际音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版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观察印度市场,目前Saavn、Gaana以及Hungama等音乐平台之间的竞争主要还是围绕吸引新用户展开,尚未达到“上游一体化”(即内容垄断)的阶段。因此,印度市场暂时不会出现类似于中国市场上QQ音乐与酷我、酷狗音乐合并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应用领域仍存在新的创业机遇。
四、短视频
1. 碎片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鲜活产物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作息模式明显表现为零散化特征,这一现象在中国和印度两国尤为相似。在我国,视频和短视频领域已臻成熟阶段,并且涌现出众多专注于细分领域和垂直市场的竞争者,例如专攻美颜和视觉效果的美拍,以及聚焦音乐社交功能的抖音等。
相较之下,印度的短视频领域主要集中表现为单口喜剧、音乐歌舞、微型剧集等内容的汇聚地,其传播途径相当单一,而诸如短视频社交等新型玩法尚处于起步阶段。
2. 短视频app竞争格局
中国短视频热度不减 印度短视频有望成为下一个爆点

观察“猎豹大数据”发布的排行榜,可以发现印度短视频领域的头部效应尚不突出,且表现形式相对单一。进入榜单的应用程序全部源自海外。其中,位居榜首的是我国出品的小影应用,紧随其后的是一款德国的对口型表演软件,该软件在德国享有“小咖秀”的美誉。

观察排行榜上前三位产品的过去半年每周活跃度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整体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在这其中,位列第一的vivavideo以及排在第三位的musical.ly,其增长幅度尤为显著。
近期,YouTube印度官方公布,依据平台统计数据,该国地方语言短视频的观看量在近两年里实现了翻倍增长,并逐渐成为其在印度市场扩张的杀手锏。此外,这其中的40%观看量来源于海外的印度裔观众。
尽管印度的短视频制作及整体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内容制作与传播较为粗犷,然而用户对这类内容的渴望却极为强烈。根据Google的统计,现在已有87%的印度网民每日通过手机观看短视频。预计到2020年,将有80%的互联网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
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间,印度或许将见证PGC与UGC创作形式的集体激增,地方方言内容的兴起或许将为短视频行业注入新的增长活力,短视频或许将有望成为印度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新一轮增长热点。

相较于印度短视频市场的低迷态势,我国短视频市场热度不减反增,在竞争格局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各大巨头纷纷加入战局,力图扩大自身在市场份额上的占比。今年上半年,腾讯公司斥资3.5亿美元入股快手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阿里巴巴将土豆平台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今日头条则通过推出三款应用来分割短视频市场,同时,今日头条和阿里巴巴分别投入巨资来支持短视频内容创作者。
观察“猎豹大数据”发布的短视频应用排行榜,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我国在短视频领域的顶尖产品具有显著的市场优势,同时,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专注于细分市场,进入短视频领域。
印度在短视频内容制作与传播方面与我国存在较大差距,类似快手这样的行业巨头可能难以在印度市场崭露头角。然而,今日头条在新闻、娱乐、创意社交视频等多个细分领域对短视频市场的深入探索,或许能为印度市场带来全新的发展路径。对于充分理解印度本土文化的大平台来说,在这一领域抢占先机,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五、直播
1. 印度直播行业处在中国2010~2011年阶段

印度的宽带用户总数不过两千万,尽管流量费用并不算高,但若要长时间观看低质量视频,这无疑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因此,印度的直播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水平与中国2010至2011年间的情况相仿。
2. 直播app竞争格局
中国直播输出海外 印度直播软件尚未迎来春天

印度的网红文化盛行,民众热衷于观看视频,这使得印度的直播市场备受期待。然而,印度市场上的直播平台产品却相对匮乏。目前,市场上较为突出的仅有Bigo Live和live.me两家平台,这两款产品实际上是中国直播文化向海外输出的代表。
百果园网络科技旗下有BIGO Live,该公司源自欢聚时代的前移动新产品部门,并在此基础上独立运营。换言之,BIGO Live是欢聚时代为拓展海外市场而量身打造的产品。与此同时,猎豹移动则拥有其旗下的直播平台Live.me。
Bigo Live自2016年3月起便开始聚焦于东南亚地区的年轻用户群体,而Live.me则是今年年初才踏入印度市场。观察两者的数据表现,BIGO Live的周活跃用户数是Live.me的三倍之多。两款产品每周的人均打开次数均超过了100次,这反映出用户对它们的依赖度相当高。尽管如此,Live.me在打开次数方面似乎更具优势。

观察两个产品上半年的周活跃度变化,BIGO Live虽有波动,但整体走势较为平稳;与此同时,Live.me的活跃度持续攀升,增长速度较为迅猛。
印度直播市场显得较为冷清,而国外直播产品进入印度市场时也显得格外谨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6年的中国直播市场却迎来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直播元年,资本的热烈追逐和用户的慷慨打赏共同掀起了一股狂潮。

目前,我国纯直播应用的竞争格局正逐步走向成熟。相较“猎豹大数据”在去年十月发布的直播应用排行榜,观察周活跃渗透率可以发现,仅有一小部分应用实现了增长,占比不到三分之一。直播应用的整体市场规模已基本定型,增长空间有限。此外,进入榜单的应用背后,均有着强大的企业背景、巨额融资,或两者兼备。
尽管印度直播平台的运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模式的模仿,中国的直播软件也初步在印度市场崭露头角,然而,印度直播市场的元年并非即将到来。由于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数字支付尚未普及,这些因素都为印度直播软件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印度的直播应用普遍与Google Pay实现支付对接,然而,Google Pay的支付流程较为繁琐,且频繁遭遇支付失败的问题。
在印度,除了独立的直播应用程序外,社交平台巨头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也相继推出了直播服务。这些内置的直播功能使得用户无需额外下载新应用即可开始直播。这些社交平台在印度市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用户流量。
当然,得益于印度移动网络的迅猛进步,网红文化的盛行以及用户对视频内容的极大热情,印度直播市场前景广阔。与视频和短视频领域类似,本土化内容的创作将成为直播软件在印度市场取得突破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Part3: 看好印度本土娱乐产业,但变现周期较长
印度娱乐领域蕴藏着广泛的资本投资潜力,其中,外来投资者主要占据的是平台领域的有利位置。然而,整个产业链的重中之重——即知识产权和内容创作——才是决定竞争胜负的核心要素。
市场对高品质内容合作伙伴的需求持续旺盛,对其认可亦不会停止。印度文化及方言的极大多样性,为本土内容初创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
从整体态势来看,印度的网络娱乐行业与中国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预计在接下来的5至10年内,它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我们分析认为,印度本土的文化娱乐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然而其盈利周期相对较长。
下期预告
“猎豹大数据”携手竺道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印互联网对比研究报告》即将迎来新一期的内容,聚焦于消费服务领域,包括外卖服务和生活服务平台等主题,敬请广大读者关注与期待!
“猎豹大数据”数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