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上滚_展品的起源与发展_魏飞
“锥体上滚”展品的来龙去脉与演变过程魏 飞 ①① 魏 飞: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品技术部工程师,拥有硕士学位;其专业领域涉及展品研发,展品技术开拓;联系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 5 号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品技术部;邮政编码为100012;电子邮箱为figovceo@ 163. com。图片出处为该网址开元ky888棋牌官网版,具体为,网站域名是,包含收藏搜索肖像,以及编号,William Leybourn的详细页面,完整链接为,这个网址。“锥体上滚”展品的实验原型出现在 1694 年,经过 300 多年的演变,如今已被普遍采用和推广,它展现的奇异效果与人们固有的认知观念相悖,却能够无可辩驳地证明物理学的原理。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区 A,陈列着名为“锥体上滚”的展品,这件展品属于中国早期研发的互动科学普及项目,距今已有将近四十年历史。文章将针对“锥体上滚”,进行深入考察,阐述其诞生历程与运作机制,并研究它在后来产生的演变和扩展。【关键词】科技馆;展品;锥体上滚;起源;发展一、“锥体上滚”展品历史探寻(一) “锥体上滚”展品的初始形态“锥体上滚”的实验初始形态最早记载于威廉·莱伯恩所著的《有益的乐趣(Pleasure with Profit)》一书中。威廉·莱伯恩生于 1626 年,卒于 1716 年,是英国一位享有盛誉的数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土地测量师和图书出版商,其肖像见于图 1。他在 1694 年编著的书籍中,收录了丰富多彩的益智游戏,内容涉及数字运算、几何学、机械装置、静电现象、天文学、钟表制造、密码学、磁学原理、自动控制、化学实验以及历史知识等多个学科。作者在书籍扉页上补充说明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刊印此书意图在于 “革新匠人风范,引导当世青年对那些崇高学科进行更周详的探究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从而不再耽于陈旧的错误。”该书多数篇章源自经典教材,毕竟莱伯恩刊发的诸多著作多是基于其授课内容衍生而成。这本书的第三卷《机械游戏》中,第12到13页具体阐述了图1威廉·莱伯恩画像所呈现的内容,该画像编号为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