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越差,孩子越容易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游戏在孩子心中有何特殊意义?哪些孩子更容易陷入网络游戏的诱惑?依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期公布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家长与孩子在对待网络游戏的看法、态度以及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本次调查覆盖了我国6个不同城市,对小学四年级至高三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包括“结识更多朋友”、“提升观察能力”、“减轻压力”在内的7个积极方面的描述,以及“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损害身体健康”、“干扰学习进程”等7个消极方面的陈述。调查结果显示:
孩子对网络游戏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而家长则普遍持批评的看法。
孩子们普遍觉得玩游戏的利弊相抵,而家长们普遍觉得玩游戏的弊端超过了益处。
在利弊相当的看法上,孩子支持率较家长高出31.8个百分点;而在弊大于利的观点上,家长的支持率则比孩子高出38.2个百分点。这表明,家长对网络游戏的态度普遍偏向负面,而孩子对此的看法则显得较为中立。
3.孩子更喜欢搏斗竞技类游戏,家长更喜欢教育休闲类游戏。
家长们普遍偏爱那些功能较为全面的娱乐产品,期望它们能在学习或休闲方面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开元ky888棋牌官网版,孩子们对那些扮演角色的游戏、模仿现实生活的游戏、射击游戏、充满激烈打斗的游戏,以及运动或赛车游戏表现出更高的兴趣,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更渴望得到身心的放松。
周末和假日里,孩子们玩游戏的时间往往超过了父母;而在平日里,家长玩游戏的时间却往往超过了孩子。
周末以及法定假日成为家长与孩子投身网络游戏的主要时段,紧随其后的是临睡前及下班(放学)之后的时间。观察结果表明,在周末及假日,孩子参与游戏的比例超过了家长,高出37个百分点;而在睡前和下班(放学)之后,家长玩游戏的比例则显著超过了孩子。这表明,家长在安排自己游戏时间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与此同时,孩子们受到父母和学校的约束,以及学业压力的影响,往往倾向于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游戏。
5.孩子在网络游戏上花钱多,家长在网络游戏上花钱少。
多数家长与子女在游戏消费方面态度理智,其中超过八成的家长(占比86.0%)与孩子(占比80.2%)每周在网络游戏上的开销均为零,意味着他们通常不会为网络游戏支付费用。然而,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游戏消费上,选择花钱购买网络游戏的孩子比例实际上超过了家长。
6.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比例高,家长沉迷网络游戏的比例低。
网络游戏中,家长(占比90.0%)的参与度高于孩子(占比79.0%),高出11个百分点;然而,在沉迷网络游戏方面,孩子(占比18.5%)的比率远超家长(占比7.6%),高出近11个百分点;至于网络游戏成瘾者,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比例相差无几,两者均未超过3%。
这表明,大部分孩子能够理智且规范地使用网络,仅有2.6%的孩子表现出游戏成瘾,这也反映出那些热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并不像家长和老师所认为的那样,都是沉迷于网络的玩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孩子中,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比率超过了18%,这部分青少年群体亟需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亲子关系不佳时,孩子更倾向于认为网络游戏的好处超过坏处;他们愈发沉迷于游戏,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游戏成为他们生活中出现频率更高的活动;结果是,网络游戏成瘾的比率也随之攀升。
调查结果表明,在那些亲子关系不佳的家庭里,认为游戏益处大于弊端的儿童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家庭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这反映出当亲子关系和谐时,父母更能全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而他们的关爱与陪伴亦能有效减少孩子对游戏的依赖。
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孩子参与网络游戏的频率产生显著作用。在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里,孩子玩游戏的比例相对较少;相反,在亲子关系不佳的家庭中,每周至少玩五六次或几乎天天玩游戏的儿童比例高达50.0%,这一数据与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相比,差距接近33个百分点。
8.家长对孩子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存在认知偏差。
孩子大约何时开始涉足网络游戏领域?据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是在小学三四年级阶段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的,这一比例达到了22.9%;而孩子们自己报告的起始年龄则是29.0%,这一数据与家长的观点相差了6个百分点。家长所掌握的孩子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点往往比实际情况要晚,这表明孩子往往不会主动向家长透露自己玩网络游戏的情况,有时甚至因为担心家长的责备而选择隐瞒,通常情况下,家长是在孩子开始玩网络游戏一段时间之后才有所察觉。
9.孩子及家长对网络游戏监管程度存在认知差异。
54.1%的家长表示他们经常或总是会“阻止孩子玩网络游戏”,但只有42.9%的孩子觉得父母经常或总是这样做,这表明家长的一些管理手段可能并未对孩子产生预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可能会在家长规定的时间之外私下玩游戏。此外,父母不同的态度和监管力度也可能导致了这一现象。
家长应当确立一个观念,那就是适度的游戏活动对大脑有益,而过度沉迷于游戏则会损害身体健康。
家长需积极构建孩子间相互尊重与信任的亲子纽带,与子女展开深入的交流,给予他们恰当的支持与指导,防止子女借助沉迷网络游戏的途径来填补情感与精神层面的不足。
家长在子女面前的榜样作用不容忽视,必须深刻理解和引导孩子意识到网络游戏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家长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孩子适度接触网络游戏,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协助,防止孩子过度沉迷,减少频繁玩游戏、过度推荐游戏以及过度支持孩子玩游戏的倾向。通过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我们能够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观念,进而保证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符合健康和合理的标准。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26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