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瞄准智能传感器之都:建园区、搭平台与扩大落地场景

频道:生活应用 日期: 浏览:68

智能传感器,作为一种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以及医疗电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尖端技术,近年来已成为众多城市竞相布局的新兴赛道。

9月29日,广州市举办了一场以智能传感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次会议上,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陈键华强调,物联网与智能传感器产业对于广州先进制造业的巩固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将通过促进产业集中、构建平台基础以及推进应用示范等多种途径来加速该产业的进步。

一系列政策在近期出台。自八月起,《广州市促进物联网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实施计划(2024至2028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针对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多项扶持政策》(以下简称《扶持政策》)、《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2024至2035年)》陆续公布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这三个文件分别在市、省、区三个不同行政级别上带来了积极影响。

一部智能手机中集成了十余种传感器,而新能源汽车的配置中传感器数量则高达数百个,而在“未来工厂”中,传感器的数量更是常常以万计——在当今时代,传感器已经无所不在,深入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广东省不仅是智能终端、汽车电子、无人机等领域的全球主要生产基地,而且也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传感器应用市场。

谢安玄,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二级巡视员,强调指出,为了推动我省智能传感器产业的繁荣,我们将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致力于攻克智能传感器产品的核心关键技术;另一方面,强化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研发工作。

具体分析,近年来广东省已将智能传感器产品纳入了其研发计划的优先支持范畴,并在三大关键领域进行了战略部署:首先,聚焦于汽车雷达传感器领域,这包括用于自动驾驶的高性能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及毫米波4D成像雷达系统;其次,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开发了高性能的三维感知元件和针对三维视觉感知的光学芯片;最后,致力于新型智能感知芯片及其模块的研发,例如面向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微机电系统感知芯片及模块。

针对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我们对其上游的原材料、生产技术、高端封装技术以及软件算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和部署,共同促进了智能传感器的集成与技术创新。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向记者透露,该政策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增强广州市在产业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促进智能传感器产业朝着更高、更智能、更集中的方向发展。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马曙于9月29日对《行动计划》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指出,至2028年,广州市将成功打造出2个以上的物联网产业特色园区,并形成300个以上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的物联网应用示范案例。

在技术基础之上,我们计划在广州增城设立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区,打造增城泛半导体(智能传感器)领域的省级特色园区,并加速推进黄埔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园的建设进程。

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促使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以及智慧家居等众多应用领域迅速崛起,这些领域对传感器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对MEMS传感器的需求尤为迫切。

广州正往MEMS传感器方向发力。在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案例中,马曙指出,该园区致力于发挥MEMS特色工艺的核心竞争力,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智能传感器从“研发设计、材料装备、生产制造、封装测试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的集中,届时将汇聚100家重点企业,产业规模预计超过600亿元;展望到2035年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重点企业数量将增至500家,从而形成一个规模达千亿的产业集群。

广州增城区的制造业领军企业——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打造了我国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与特色工艺晶圆的制造生产线,并计划实现每月2万片的产量目标。

增芯科技的董事长陈晓飞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的访问时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已进入尾声,预计将在今年6月份开始试生产,8月份将生产出首批产品。这些产品的良率高达99.7%,并且已经通过了168小时的高温可靠性测试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完全符合量产的要求。截至目前,公司已经生产了1000片晶圆,并正在进行1000小时的可靠性测试,接下来将正式进入量产阶段。

陈晓飞透露,公司设定的目标是“10月份将实现首批MEMS智能传感器产品的下线,全年预计下线产品总量达到1万片”。依照既定计划,MEMS智能传感器平台的月产量预期可达1.2万片。到2025年,公司的主要任务集中在提升产能、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交付以及拓展市场,力争在2025年年底实现月产量达到2万片的目标。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党组成员魏文涛强调,为推动广州物联网产业的创新与提升,计划从开源生态系统着手。具体来说,将致力于构建开源鸿蒙创新平台,借此吸引投资,促进智能物联网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并利用市场化策略不遗余力地加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此外,我们将构建开源鸿蒙技术的试点应用场景,比如促进十五运会在广州和深圳的场馆以及若干机关单位办公楼宇的鸿蒙智慧化升级,并与相关企业携手,共同推进开源鸿蒙技术的场景应用实际落地。最终,我们旨在吸引更多的开源鸿蒙系统和生态企业入驻广州,加入相关产业平台,以此形成开源鸿蒙产业的集聚效应。

陈键华提出,在应用层面,首先,将致力于推广数字城市应用的示范项目;其次,全面推动智能协作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在能源、交通、医疗和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此外,还将协同南网数字集团进行输电物联终端的电鸿化适配和改造工作;同时,构建智能感知的一体化水利感知网;最后,加速推进数字家庭的建设进程。

此外,我们着重促进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连接”的创新技术改造,并鼓励物联网产品在电子、家居、汽车、装备等行业的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我们助力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等领军企业打造智能家居应用样板,并在黄埔、海珠、花都以及番禺四地设立车联网示范应用环境示范区。

智能传感器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据《若干措施》的相关规定,我国将着力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的规模化发展,并促进这些传感器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汽车领域的市场准入和广泛应用;同时,在交通流量监控、智能停车与行车引导、公交及客运智能化等众多应用场景中,充分运用智能传感器和光芯片的前端感知能力、数据搜集功能以及信息反馈机制,构建一个涵盖跨区域、跨部门、标准化规范和信息共享的综合交通服务平台。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