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设计要讲究“色香味”
数学教学与练习密不可分,学生通过练习来探索数学知识,并在探索中领悟其真谛。作业的编制,若能精妙运用“烹饪”技艺,方能打造出形态各异、层次清晰、充满创意且能有效调动学生兴趣的丰富“美食”——即练习题。
“色彩”——我们致力于打造特色化的作业设计,鼓励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通常是教师预先准备习题,让学生去完成,这种方式往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心设计一些具有特色的作业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以此激发他们练习的热情。在单周,我们引导学生撰写数学周记,记录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以此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在双周,我们则指导学生制作单元知识整理的小报,通过数学手抄报的形式帮助他们回顾和整理所学知识,从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诸如“数学思维训练小报”和“解决生活问题小报”等丰富多样的特色作业。这种独具特色的数学作业,不再让学生在无尽的题目海洋中感到疲惫和厌倦,反而让他们在探索和创新的旅程中,品尝到发现与创造的甜蜜喜悦。
“香”之处在于,我们设计出弹性化的作业方案,旨在激发学生在自主选择中投入学习。与以往“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同,这种方式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那些难度适中、新颖且具有层次感的习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满信心地投入到作业的完成中。为此,我们能够细致规划“超市”式的作业模式:A类题目为基本题型,紧密围绕当天所学知识,主要功能在于强化对新知识的掌握;B类题目为初级题目,专门为部分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准备,有助于他们获得成就感;C类题目为进阶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面向基础扎实的学生,旨在提升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在“作业超市”中,学生们能够自主挑选作业类型,并且能够随心所欲地将不同类型的作业进行组合,确保了因材施教,满足了各自的需求。水平各异的学生们能够自主挑选,而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从中获得相应的训练与成长。
设计富有创意的作业,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为了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我们需要结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精心编排练习题。作业内容与形式应充满趣味,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融入一些贴近生活、充满童趣的图案,使学生一看到作业便感到亲切,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尝试的欲望。教师还能够对题目内容进行多样化的表述,比如将基础的算术题目描绘成“巧夺锦旗”“攀登高峰”等深受学生喜爱的场景,并将“应用题”更名为“生活百态图”,以此激发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投入学习。
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业,旨在激发学生在创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负责布置习题,而学生则被动完成。然而,实践表明,当学生亲自设计习题时,他们对学习内容展现出更大的兴趣,且学习态度更为积极和主动。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鼓励学生成为作业的“导演”,自主设计、自主掌控、自主安排,并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在这样的自由空间中,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兴趣盎然。在完成“图形的拼组”教学内容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自行创编练习题。一些学生绘制出所学图形,另一些则将图形剪裁后拼贴成新颖的图案,如此种种。再如,在“认识人民币”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收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学生课后可手持货币与同伴进行等值交换游戏,亦能自主设计模拟购物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设计综合性的作业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关注到,他们正努力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然而,尽管作业同样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教师们却常常忽视了对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感知和认识事物的指导,更鲜少考虑激励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思考过程,这最终使得作业沦为师生间仅限于文本的表面交流。因此,教师需精心策划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包括口头练习、数学手抄报、数学剪报、调查研究和撰写数学日记等,使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授“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后,可以布置如下课外作业:
动手制作:尝试用萝卜或泥巴塑造一个长方体形状;观察生活:探寻四周有哪些物品呈现出长方体的形态;向家人分享:向父母阐述长方体的特点;色彩点缀:给长方体表面涂上各种色彩;记录心得:撰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你的思考、实践、疑问和领悟……
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搜寻、口头表述、绘图标注以及记录,学生们对长方体的各个面、棱角、顶点及其表面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此类跨学科、兼具实践性和生活性的作业,不仅打破了传统书面作业的单一形式,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它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技巧,进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陈华忠,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19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