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心理学“蔡格尼克效应”,改掉儿子拖拉磨蹭的坏毛病,很管用

频道:生活应用 日期: 浏览:48

年幼时,总渴望早日成年;成年后,才意识到年少时最向往的并非无拘无束,而是无需操持家务、不须完成功课那种心安理得的“没压力”。

可惜为人父母后,这“慢条斯理”的劲头,全都传给了儿子。

孩子刚入学,每日都在与他那拖沓的性情较劲。用饭迟缓,穿衣缓慢,做功课更是能延宕则延宕。

孩子磨蹭怎么办_蔡格尼克效应如何帮助孩子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他那“我和时间有仇”的架势,让我这中年老母心力交瘁。

社交平台上许多家长反映相似困境——意志坚定者,面对一个懒散的稚嫩灵魂,犹如强劲动力车辆强行牵引迟缓部件,深夜仍会惊醒!

你是否也曾困惑:孩子为何总是行动迟缓?无论怎样劝说,他都不加理会,这是否意味着他能力不足?又或者,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欠缺?

终于有一天,我偶然接触到一个概念:“蔡格尼克效应”。简短的话语让我恍然大悟,使我得以摆脱“话痨”的困境。

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_孩子磨蹭怎么办_蔡格尼克效应如何帮助孩子

什么是蔡格尼克效应?

心理学家布卢玛·蔡格尼克于 1927 年阐述的一种观点是,尚未完成的任务比已完成的任务更容易被铭记,大脑会自发寻求方式来“解决”它。

这个机制导致,人们下班后仍然会持续思考“领导布置的演示文稿尚未完成”“家中漏水的管道还未处理”,许多任务只完成了一部分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这种情况让人感到非常焦虑。

人们其实非常厌恶迟延,越是拖延越是心烦,负担越重,工作越不顺利。孩子们也是这样,只是他们缺少排解这种烦闷的本领。

孩子磨蹭怎么办_蔡格尼克效应如何帮助孩子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我如何用蔡格尼克效应,治好儿子的磨蹭?

一开始,我照搬了“快点!你再不做完就……”的高压政策。

结局令人不快,他更是失去干劲,接着忽然想到,可以借助蔡格尼克效应来解决这个问题。

1. 把大任务切成小块,逐一击破。

比如做功课,不必须要立刻做完所有内容。将数学、语文、英语各自分成三个小节,划出进展标记,每做完一个,就画个勾号。

提醒他空着呢,他意识到还没弄好,心里有点着急,就自己动手去填满了。

蔡格尼克效应如何帮助孩子_孩子磨蹭怎么办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2. 营造悬念,保留未完成的期待感。

整理衣物时,先让他完成其中一部分,然后去清洗双手。短短几分钟内,他就难以忍受,喊叫着要全部处理完毕。

如同幼年时观看连续剧,每当屏幕提示“待续”,便心生焦灼,渴望迅速结束手头事务,以便立刻追看后续内容。

3. 用奖励机制制造正反馈。

每达成一项小成就,他能获得一枚印章,当集齐五个印章时,可以换取一个小物件,或者享受半小时的卡通节目。

久而久之,他享受起“搞定”和“收尾”的成就感。

孩子磨蹭怎么办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_蔡格尼克效应如何帮助孩子

大多数中年人的共同困境

我们这一代人,追求当下享受,却总是被迟缓的人磨灭了耐心。

生活已经够难了,职场鸡飞狗跳,回家还得“操心带娃”。

但细想,孩子的世界慢下来,是不是我们遗失的幸福真谛?

一首歌词说得对:从容前行,用心体会啊!我们多么需要这样的舒缓步调,重新把握生活的主动权啊。

常常急于赶路,却把美好时光遗失在奔波路上。孩子的磨蹭,或许在告诫我们应当放慢脚步,因为生活需要从容才能体会其中的韵味。

阅读《小王子》可知,其中写道,所有成年人曾经都是孩童,只是后来遗忘了。

日常生计琐碎不断,难免心生烦闷,然而若换个思路去考虑,或许“拖延”,实则是个人进步的一种特殊积累。

蔡格尼克效应如何帮助孩子_孩子磨蹭怎么办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亲子共成长,在爱里逐步靠岸

应用心理学原理治“磨蹭”,本质是和孩子一起寻找方法。

长辈担当引导者,有时可以暂时不摆架子,体谅孩子特有的步调,或许就能捕捉到意想不到的温情瞬间。

不要总是抱怨他们行动迟缓,越是心浮气躁,我们越要懂得在舒缓的节奏中体会温情。

缓缓前行,这反而是最高效的方式,每一段路途都意味着相伴和进步。让追求突破的快感回归孩子们的童年,把沉静的心态留给自己。

有人讲过,极乐的时光,就是母亲性情温和,儿女心情愉悦。这种朴素的快乐,但愿我们都能好好珍惜,不使其消逝。

孩子磨蹭怎么办_蔡格尼克效应如何帮助孩子_蔡格尼克效应生活应用

结束语

因此开元ky888棋牌官网版,与其充当一个不断催促的源头,不如尝试与孩子达成温和的共识,让他们明白时间很充裕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不必急于一时。

蔡格尼克效应,其实只是心理学中一个很小的原理,却能在家庭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带来不少慰藉。当你再遇到有人拖延不前时,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也许真的会有很好的效果。

让我们一起慢下来,好好生活,也教会孩子,从容前行。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