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赚金币” 沉迷“直播间养生” 老人缘何“困”在手机里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18

近来,网上不少人在社交平台讨论起“沉迷网络的老父母”现象,有人为了虚拟货币,每天上网八个小时才能赚到两块钱,有人吃不下饭,整晚刷短视频、看微型连续剧、听故事,还有不少人盲目信任网络主播,跟风购买各种劣质健康产品,完全不听儿女的劝告。

在形形色色的电子干扰中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老年群体上网过程中既有收获也有风险。

“网瘾老人”成家人“心病”

今年春节期间,许多返乡过年的年轻人惊讶地发现,家中长辈对手机的使用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们自己。根据第三方平台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老年人群每月平均上网时长达到129个小时,其中观看短视频占据了35.1%的时间比例,成为最耗时的网络活动。

——有些老人沉迷于做任务、“赚金币”。

四川的李奶奶近些年热衷于积攒虚拟货币。观看半分钟的视频就能赚取十个虚拟货币,攒够一万个虚拟货币可以兑换一元钱。她每天不停地刷,即便每天只能赚到两元钱,也依然兴致高昂。她的孙女指出,在平台运作机制的影响下,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获得的收益会逐渐降低。

“新华视点”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那些吸引老人赚钱的软件,其内部都设置了很多复杂的步骤,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投入很多时间,而想要将钱提现出来则困难重重。

——有些老人陷入微短剧的“微陷阱”。

最近,云云无意中发现母亲沉迷于看“大家族”“速配”“家政服务”这类微型短剧。更令人惊讶的是,母亲一个微信支付月的账单总额达到一万多元。经查实付款明细,这些开销均由许多金额几十元的小笔订单构成,收款账户多为“XX影视平台”“XX剧集”,几乎都是自动扣款。

这类短视频应用存在诸多收费套路,起初只需支付少量费用便可观看后续内容,然而在缴费环节会暗中设置默认自动续订等选项,导致老年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自动扣款服务。

——有些老人非理性网购成瘾。

山东的刘奶奶近来常常在直播间等待购买保健品。部分主播会虚构“骨肉相残”“夫妻别离”“远行探亲”之类的情节,又常喊话“眼下仅剩这批货,各位长辈们火速下单来帮帮我”。刘奶奶深信这些内容属实,觉得自己的购物行为是在行善积德。

另外存在针对老年群体的直播健康骗局:首先借助健康知识短视频吸引关注,接着引导加入微信群;群内所谓专家举办免费健康讲座,并安排有奖互动环节,逐步加深对商品的了解;过半个月后,群内开始推销商品,同时安排托儿进行表演,促使老年人跟风购买。

许多民众指出,部分网络直播室借助不实宣传等伎俩,故意唆使年长者进行购买,所涉金额往往高达数万元之多。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通过输入“网络直播+年长者”作为检索词,发现与此相关的申诉将近一千项。

既伤身又“伤心”

这些在年轻人眼中极易看穿的把戏,为何总能轻易迷惑上了年纪的人?

各种网络成瘾现象,反映出老年群体的情感需要。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魏万青指出,伴随独居家庭数量增长,互联网变成老年人重新构建情感和社会联系的关键途径,短视频及直播平台中频繁出现的“家人们”“爸爸妈妈”等称呼,弥补了他们现实社交中的不足。

媒体注意到,当前短视频、直播以及微短剧等行业中,部分推广方式和欺诈行为正逐步向年长者群体渗透,同时借助智能推荐系统的定向推送功能,导致缺乏判断力的老年用户容易产生习惯性跟从。

老年群体信息核实途径比较有限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他们更容易采信网络上的各类违规宣传信息,而且他们比较在意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不太重视实际物品的价值,这种夸大宣传、提供便利以及给予情感支持的做法,对老年人来说特别有效。

老年群体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仅会遭遇财产损失的风险,而且容易导致视力下降、睡眠质量变差、颈椎出现病变等身体方面的不良状况。

2020年以来,小莫的父亲已经投入超过十万元用于购买营养补充品。小莫透露,他的父亲深信服用这些产品能够延年益寿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因此拒绝就医,也不正常饮食。后来,他在一次摔倒中遭遇了粉碎性骨折,经过检查,医生发现他还患有骨质疏松、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多种健康问题。

晚上长时间使用网络会破坏身体正常的节律,造成睡眠质量差、夜间易醒等现象,同时还会让眼睛感到不适、精神疲惫,严重时甚至会使眼部健康问题恶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蒲唯丹指出,如果过分沉迷于网络,与真实世界脱节,老年人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障碍,与人交往的能力也会下降,甚至容易产生低落和担忧的心情。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