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游戏行业过得怎么样?上百款游戏年内停运
过去一年,中国游戏行业喜忧参半。
值得高兴的是,《黑神话:悟空》这款制作精良的单机游戏问世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成功补齐了国产游戏在顶级3A作品方面的短板,同时赢得了海外市场的普遍赞誉。这款游戏不仅荣获了素有“游戏界最高荣誉”美誉的TGA年度最佳动作游戏及玩家选择奖两大奖项,而且通过Steam平台销售了2210份,全球总收入达到了80亿元。
中国音数协会副秘书长兼游戏工委秘书长唐贾军,在2024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明确表示,今年他们收到来自美国等国家使馆的访问或询问,各方都一致关注中国是否会推出更多类似《黑神话:悟空》的顶级游戏作品。
在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和经典游戏重新活跃的双重作用下,国内游戏产业的体量持续扩大,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国内游戏市场总收入达到3257.83亿元,较去年增长了7.53%;游戏玩家数量为6.74亿人,同比增加0.94%;中国游戏在海外市场的总收入为185.57亿美元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3.39%。这三项重要数据均刷新了历史记录。
可是当那些热门产品取得瞩目成就之际,游戏界在2024年也遭遇了不少波动。许多既有游戏终止服务,不少新游戏项目也被叫停,依据游戏资讯平台的数据,当年关闭运营的游戏数量超过114个,这些游戏中超过一半上线时间不到两年,新游戏的存活率相当低;就连腾讯、网易、字节跳动、快手这些知名企业的游戏业务部门也经历过调整,小型游戏公司之间的优胜劣汰更是持续不断。
这一现象反映出游戏行业正经历从增长到稳定的转变,开发者不仅要应对不断涌现的、在视觉效果和游戏机制上持续提升的新游戏,还要与那些运营良好、用户基础稳固的经典游戏争夺市场份额,供需失衡导致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根据时代财经先前公布的《2024年1-11月中国常青游戏榜》信息,共有30款游戏入选,其中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梦幻西游》等作品,这些游戏的总营收超过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01亿元)。它们在中国地区10月游戏收入前50名的预估总收入中占据了约78.7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74亿元)的70%。与上半年相比,常青游戏的数量从28款提升,其市场占比也从65%增长,显示出更明显的领先优势。
伽马数据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王旭向时代财经剖析称,游戏产业前景将显现显著的两面性,具备实力的巨型企业会继续加大资源投入,在追求高品质的路径上不断前进;而面临成本压力的中小公司则需向简便化、轻松化的方向调整,以此削减开发开支,并凭借源源不断的构思在商海中立足。

精品化轻量化趋势共存
《黑神话:悟空》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向业界展示了中国工作室开发顶级3A游戏的能力。这一现象反映出游戏行业精品化不可逆转的潮流,因为获客成本不断攀升,同时玩家对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迫使游戏公司必须持续在内容和技术层面寻求突破。
吉比特的CTO胡兆彬持有不同看法,他觉得现在游戏产品普遍缺乏新意,推广费用也越来越昂贵,公司应该回归到创新的根本,打造让玩家和团队都充满激情的作品。他认为只有走特色化路线,游戏才能在竞争中立足。关键在于让玩家体会到作品所蕴含的匠心和用心,而不是市面上泛滥的千篇一律的套路。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巍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科技发展促使产业形态发生改变,导致国内外游戏公司逐渐向同一中心点聚集,彼此间的距离缩短了。
技术革新推动品质要求持续提升,竞争筛选加速,国内游戏公司必须不断加大资源投入,通过打造高质量作品实现突破;与此同时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全球市场证实了GaaS模式的价值,海外游戏商开始借鉴中国同行经验,将玩家感受放在核心位置,在战略规划和产品设计时更注重长期发展。
开发出更高级别的国际游戏作品,"3A+GaaS"模式或许难以回避。海外游戏公司需要转变旧有观念,朝着GaaS模式发展,国内游戏自主研发行业迈向3A级制作、多平台适配,也是必然的选择。张巍谈道。
当前手游市场竞争已白热化,国产3A领域虽有需求和市场,却缺少优质作品,宛如未开发的疆域。不过,打造精品需要不断加码的科研投入和漫长的开发时间,通常只有少数大型企业才能负担得起。当前,中型和大型游戏公司面临严峻挑战,被迫寻求新的发展路径,纷纷将目光投向更轻松、无需太多操作的游戏类型,这种转变旨在以更少的资源投入,来适应玩家越来越零散的游戏时间。
这一点,在SLG、策略品类的复苏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这类游戏原本以高投入著称,但从2024年起逐渐转向轻松玩法,希望吸引更广泛的玩家群体,由此推出了融合经营与策略元素的创新作品《无尽冬日》,还有注重年轻化特色的SLG游戏《三国:谋定天下》,这些热门新作大大提升了该类型在游戏领域的关注度。
《报告》中的信息表明,在2024年收入排名前100的移动游戏里,策略类(含SLG)新游的流水总额为72.9亿元,与2023年的18.2亿元相比,增幅超过300%,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王旭指出,这种增长态势源于玩家对降低肝度和氪金门槛的追求,策略类与放置类游戏因此受益。在主要依靠买量获客的模式下,高消费玩家已被现有产品锁定,而中低消费玩家的留存和付费成为新游戏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王旭还预测,未来角色扮演等类型的游戏若能降低肝度和氪金要求,同样具备发展潜力。

小游戏也要追逐长线运营
轻量级的应用登峰造极体现为小型游戏作品。当前游戏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投入少、见效快且持续扩张的新兴领域仍然牢牢吸引着绝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注意。小型游戏产业专属的讨论会现场人满为患,部分参与者甚至只能挤在会场外倾听会议内容。
《报告》中的资料表明,2024年,国内小程序游戏市场的营收总额为398.36亿元,相较上一年实现了99.18%的增长。具体来看,通过应用内购买方式所获得的市场销售额为273.64亿元,占整体营收的68.7%。而广告收益为124.72亿元,占比为31.3%。
这个市场为何能不断快速扩张,冰川网络副总经理曾保忠的观点是,游戏产业吸引了一些原本不怎么玩游戏的人,或者并非主要玩游戏的群体。这些人或许就是抖音的活跃者,他们沉迷于观看短视频,追求更直接、迅速获得满足感的休闲方式,并非以玩游戏为主。不过借助不同平台间的整合以及发行方式的革新,游戏行业已经成功触达了这些非游戏爱好者。
然而移动互联网扩张带来的好处终将逐渐消失,这种增长并非没有止境。特别是在抖音这类智能推送平台的作用下,小游戲吸引非玩家群体的能力已大幅增强,新增用户的利益将更快地枯竭。
当前,从事小型游戏领域的人员开始琢磨转型办法,从成熟型游戏市场经过考验的持续开发与拓展海外市场这两种选择,逐渐变成热门话题。
Unity中国高管肖蓓蓓表示,先前,小型游戏借助微信平台及其社交特性迅速发展壮大,有效填补了用户零散时间的娱乐空白,先后经历了技术优势期、流量主导期、内容繁荣期,也为规模较小的游戏公司创造了发展契机。不过当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小型团队在创新能力和成本控制方面承受巨大压力,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发展路径已经难以持续。
玩家喜好标准不断提升,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微型游戏最终会像应用软件那样,注重品质打造,实施持久性发展策略,这是肖蓓蓓的看法。
伽马数据所出的《2025中国游戏产业趋势及潜力分析报告》(简称为《潜力报告》)也表明,持续开发是小型游戏降低广告投入、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路径。竞争异常激烈时,上线不到半年的产品获得榜单认可的情况变得更多了,不过,如果观察那些运营了超过一年的产品,会发现小型游戏的生存周期普遍在增长,这说明领先的游戏公司已经比其他公司更早地意识到了长期经营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