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生产力定律:提升效率的三大法则
牛顿的三大定律为经典力学构筑了根基,并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进行了重新诠释。过往,我曾试图运用牛顿定律来剖析人类行为的原理。近期,我收到了《原子习惯》一书的作者James Clear发来的订阅邮件,他在邮件中巧妙地将牛顿的三个定律与生产力原则进行了类比,并将其命名为“牛顿生产力定律”。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任务,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先来看牛顿生产力的第一定律。

牛顿生产力第一定律
物理学中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是:
物体必须维持其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态势,除非外力介入使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换言之,运动中的物体倾向于持续运动,而静止的物体则倾向于保持静止。)
牛顿第一定律亦称惯性定律或惰性定律。因此,我们常说的惰性,亦或是拖延,在宇宙中显得合乎常理,因为它揭示了宇宙的基本法则。在静止的物体中,它们往往保持静止;而在运动的物体中,它们则倾向于持续运动。
因此,提高工作效率的核心在于启动行动,设法着手进行。当你开始行动后,便能完成更多任务。常言道:
要找本来就很忙的人帮你办事。
忙碌的人在高速运动中,行动效率很高,就更容易帮你做事。
在 GTD 理念中,存在一个名为“2分钟法则”的原则:要战胜拖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着手进行一项仅需两分钟就能完成的任务。这项任务未必是那些必须优先处理的核心工作,它可以是任何能够促使你改变现状、激发行动力的活动。只要启动了这2分钟的挑战,你往往会继续坚持下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微习惯,我们所说的这种锻炼快速启动的策略,起初可能只是简单的两个俯卧撑。然而,随着你能力的提升,你将不再满足于这两个俯卧撑,而是会逐渐增加运动量。
一旦启动,你将获得更强的动力去持续行动;由于运动的物体倾向于维持其运动状态,因此你的关键在于从微小之处着手。
牛顿生产力第二定律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
为了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我们必须以产出即工作结果作为核心关注点,而非将技能或知识的投入作为起始点。技能、信息和知识仅仅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牛顿第二定律通常以公式形式呈现,即F=ma,这表明对物体施加的力矢量变化量等同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矢量的乘积。其另一种常见说法则是:
物体的加速度幅度与施加的力强度呈正相关,同时与物体的重量呈负相关关系,亦即加速度与物体重量的倒数成正比关系;而加速度的指向则与作用力的方向保持一致。
我们怎样将牛顿的 F=ma 这个等式应用于生产力呢?
等式中存在一个核心要素,即力F与加速度a均为矢量(教材中通常在字母上方用箭头标示),这表明它们不仅具有量值,还拥有方向。换言之,若要使物体朝特定方向加速,施加的力及其方向均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这一原理在现实生活同样适用。
要实现高效产出,获取尽可能多的成就,这既与你付出的努力程度(大小)紧密相关,也与你的努力方向(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常言“选对方向比努力更为关键”,因为方向的选择决定了力量的投入方向,而努力的强度则决定了投入的大小。
此定律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重大抉择以及日常琐事,你在不同场合运用你的技能,所能取得的成效也会各异。以谈判技巧为例,你可能在市场上用它与小贩讨价还价,亦或是在涉及数百万合同的场合,运用同样的技巧为公司节省巨额开支,这两种情况下取得的成果显而易见地存在巨大差异。
总的来说,力量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其分配至何方以及投入其中的努力程度,这两者的重要性不相上下,有时甚至后者更为关键。
牛顿生产力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是: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始终保持相等,且方向相反,且这两股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其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F = -F'。
换言之,一旦第一个物体向第二个物体施以力量,第二个物体便会立即对第一个物体反作用以同等力度,但力的方向则是相反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个平均速度的指标。个体的生产力水平,可以看作是推动力与阻力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恰似牛顿所描述的,一对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众多,例如专注力、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探索未知领域的驱动力。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也不少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比如情绪的波动、睡眠的不足,以及试图同时应对多项任务所带来的挑战。
进行一个简单的受力剖析,作用于个人的力量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阻力,它包括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如对现状的依赖以及对变革的担忧;其次是拉力,这股力量来源于外界的吸引和激励,如同胡萝卜一般,既可以是外界施加的拉力,也可以是源于个人兴趣的内生动力;最后是推力,这种力量通常源自压力,就像大棒一样,过大的推力可能会摧毁个人,而拉力则不会。
拉力能有效地把握行进的方向,相对而言,推力则显得较为被动。以推独轮车为例,其方向控制相当困难;然而,若改为向后拉,独轮车便会顺从地跟随你的步伐。
由此,促进行动,提升效率,就有两种选择:
增加拉力或推力是一种方法。例如,设定分阶段的奖励来激励自己,明确工作流程,这样能让人感到自在和主导。当动力不足时,阅读名人传记或观看励志演讲等,也能带来正面的影响。
另一种策略是降低阻力,扫清障碍。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走,推动物体需要施加较大的力量,而一旦切换至平滑的表面,仅需微小的力量便能使物体移动。
在物理世界中这一道理一目了然,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倾向于采取前者,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却忽略了另一种途径,那就是降低阻力,扫清障碍。通过调整周围环境,使得任务变得更为简便,随之而来的是效率的显著提升。
丰田生产方式的创立者,大野耐一,曾提出一个名为“流畅性”的核心理念:
他坚信,在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间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必须实现无间断的紧密连接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确保其顺畅连贯地推进。管理团队肩负着一项关键职责,即识别并消除流程中的所有障碍,因为任何障碍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的浪费。
管理个人效率的关键之一在于,努力克服工作流程中的各种阻碍。例如,阅读时可以关闭手机的通知,将笔记直接记录在书籍上;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先做标记,然后继续阅读;若在阅读完一整章后仍感困惑,再进行查阅。
努力让流程顺畅起来,就能减少浪费,提升效率。
牛顿生产力定律(总结)
牛顿的生产力定律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其重要性在经典物理学领域内不言而喻,它揭示了几乎所有关于提升效率的基本原则。
物体在运动中倾向于维持其运动状态,即使你只花费2分钟时间来启动,哪怕这项活动并非你的主要任务,也能显著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择业的重要性远超单纯的勤奋,尽管辛勤工作不可或缺,但选择在哪个领域或方向上付出努力,其对于最终成果的影响往往更为显著。
3.你的生产力是两种相反力量平衡的结果。
若要提升效率,可以选择克服困难,亦或是移除阻碍。诸多案例表明,后者往往能带来更佳的成效。通过精心设计工作环境、优化组织架构以及合理调整任务分配,确保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连续顺畅,从而降低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资料:
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请勿访问James Clear的网站,该网站提供关于生产力与物理学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